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个人简介

一、关于我:
大家好呀,我是邓利香。我大概属于那种没有能惊艳全场的特长,也不是埋首书堆的学术达人,就是跟着大部队一步步往前挪的普通学生。喜欢画画,虽然画的很烂;喜欢听歌,写作业、出门路上总挂着耳机,民谣,摇滚,流行轮着听;偶尔熬夜追喜欢的电竞选手比赛,就爱他们高压下的默契配合和极限翻盘的热血劲儿。学习上,我不算主动,大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作业才学”,典型的被动接受型,虽然进步慢得像“蜗牛爬”,但也不算糊弄自己吧。

35e08c6e84a16e65bb78d2a7078d932

二、现状、经验和计划

  1. 已掌握的能力
    编程语言基础:Python核心语法(变量、函数、类、异常处理等)都能吃透,能独立写简单的静态网页爬虫(比如爬取小说文本、风景图片),也能用Pandas处理Excel里的表格数据;Java的面向对象思想有初步理解,能编写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这类基础控制台程序。
    数据库操作:熟用MySQL基础命令,能完成数据表的创建、增删改查(CRUD),简单的多表连接查询和索引创建也能上手操作。
    工具与环境:了解Linux常用命令(文件操作、权限设置、进程查看等),能在Linux环境下部署Python脚本;掌握Git基础版本控制操作(提交、拉取、创建分支)。
  2. 技术偏好
    对数据处理方向更感兴趣,尤其是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规整的格式,再通过图表呈现出内在规律——这种“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让我特别有成就感。未来想深入学习数据可视化工具(比如Matplotlib、Seaborn),探索技术和实际业务结合的落地方法。
  3. 欠缺的能力
    技术深度不足:只停留在“会用”层面,对底层原理一知半解,比如知道Python列表可以动态扩容,却不清楚其内存分配机制;遇到复杂需求时,想不出最优解决方案,只能用“笨办法”凑效。
    实战经验空白:没参与过完整项目开发,缺乏需求分析、模块设计、代码优化的实战经历,写的代码都是“作业级”,离“工程级”还差很远。
    问题解决能力弱:遇到报错先慌神,过度依赖搜索引擎,自主排查问题(调试、日志分析)的能力差,碰到冷门报错就容易卡壳。
    4.课程期待与角色定位
    期待收获:希望能搞懂完整项目的开发流程,学会把零散知识点串进实战;提升代码调试和优化能力,减少“写十行错五行”的低效情况;明确行业基础岗位的技能要求,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学。

5.未来规划:
(1) 未来职业方向:计划毕业后从事数据相关基础岗位(如数据专员、初级数据分析师),先积累实战经验,再根据行业趋势调整进阶路径。
(2) 当前准备与优劣势分析
优势:基础技能覆盖全面,对数据敏感度高且做事细致,能踏实完成数据整理这类重复性工作;有“任务必尽力”的习惯,交给我的工作能保证质量。
劣势:主动学习意识薄弱,不会“深挖”问题背后的逻辑;没做过完整项目,简历缺乏亮眼的实战经历;对业务逻辑理解不足,不知道技术如何落地到实际场景。
(3) 本学期规划
补牢基础:上课认真一点,有精力的情况下课余时间自学一下,重点攻克之前没弄懂的知识点(如Python装饰器、MySQL存储过程)。
实战积累:认真完成代码任务,尽量减少对ai的依赖。

(三)代码量统计与目标
当前代码量
Python:约1200行(以作业脚本、简单爬虫、数据处理练习为主)
Java:约500行(多为控制台程序和实验作业)
MySQL:约200行(SQL语句练习及作业相关代码)

(四)时间投入与WOOP计划

  1. 每周时间投入:计划每周投入8小时,选择选项D“比以前课要多很多,直到达到目标为止”。
  2. 代码量目标:尽量增加。
  3. WOOP方法落地
    第一步 Wish(愿望):课程结束时,独立开发“基于爬虫的图书数据可视化系统”,实现从数据爬取、清洗、存储到可视化展示的全流程,代码通过率达90%以上,能清晰讲解各模块设计逻辑。
    第二步 Outcome(结果):手里有了能拿出手的实战项目,简历不再“空空如也”;面试时面对Python、数据库基础问题能对答如流;摆脱“被动学习”状态,明确后续学习方向,不用再为“学啥”焦虑;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自信心也能提升一大截。
    第三步 Obstacles(障碍)
    内部障碍:拖延症严重,总等着截止日期前赶工,导致代码质量差;遇到复杂bug就烦躁,想放弃转而依赖他人;学习时爱刷手机,刷短视频、看消息的时间总能挤占学习时间;偶尔会自我否定,觉得“天赋不行学不会”,进而摆烂。
    外部障碍:其他课程作业扎堆时,会优先敷衍这门课;缺乏学习氛围,一个人学容易偷懒;搜索引擎找不到对应解决方案时,容易陷入焦虑停滞。
    第四步 Plan(if then计划)
    如果晚上8点还没开始写课程代码,就立刻关掉手机Wi-Fi,打开“Forest”专注软件,先完成1小时代码编写,期间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
    如果bug调试超过30分钟没进展,就把报错截图、代码片段、已尝试的解决方法整理成文档,发给助教或学习小组同学请教,同时记录下最终解决思路。
    如果其他课程作业与本课程冲突,就先列出任务优先级(课程项目节点最优先),把任务拆解成15分钟可完成的小单元,交替推进,每天至少完成3个小单元。
    如果出现自我否定情绪,就翻开代码笔记,看看之前解决的问题,告诉自己“慢慢来总能学会”,同时找学习搭子互相打气。
    最可能的失败因素:拖延症——大概率会因为前期偷懒,后期赶工导致项目质量不达标。

三、提问与反馈:
我会选择选项D“经常提问题,平时就经常给老师和助教提反馈”。

学习就像健身,光跟着练不沟通,永远不知道动作错在哪、为啥没效果。老师是引领我的第一人,只有主动提问、及时反馈,才能针对性改进。我打算这样做:
主动提问:遇到问题先自己排查15分钟(查官方文档、看报错日志),若仍未解决,就把“问题场景+代码片段+报错信息+已尝试方案”整理清楚,及时向老师或助教请教提问题。
认真反馈:每次课后梳理没听懂的知识点,在反馈表中具体说明,第一时间沟通,避免遗忘,形成错误逻辑。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18245

相关文章:

  • 【图床】存几张图
  • 完整教程:Sass:CSS 预处理器
  • DDL表操作
  • 第二周第五天2.5
  • yolo
  • 什么是 glTF:完整指南
  • 垃圾收集器与核心算法详解(上)
  • 在Debian系统上修改开源软件源代码制作patch - 教程
  • WSL2搭建wordpress遇到的一点问题
  • 需求的系统规划 3
  • 430亿美元押注英国,Salesforce 加码 AI 投资
  • C# 中 ref 和 out 的学习笔记
  • C# 序列化三种方式
  • 区别:Modbus RTU 和 Modbus TCP
  • 记录安装机器/深度学习环境(conda、CUDA、pytorch)时的一些问题
  • 详细介绍:大数据毕业设计选题推荐:基于Hadoop+Spark的全球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系统
  • 深入解析:自动化接口框架搭建分享-pytest
  • 手撕深度学习之CUDA并行规约算法(上篇):硬核揭秘200%性能提升的GPU优化之道,从硬件特性到算法实现的完整进阶指南
  • 实战需求分析
  • 【RabbitMQ】主题(Topics)与主题交换机(Topic Exchange)
  • Ubuntu上编译 Linux_RT 内核
  • vue3 + vite Cannot access ‘xxx‘ before initialization
  • 《“悬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一份关于人机共生未来的思想实验评估》
  • 区别:RS-232、RS-422、RS-485
  • 解决字符串数组中大整数精度问题
  • playwright-mcp入门
  • 【征文计划】深度剖析 Rokid SLAM 算法:从传感器融合到空间重建的完整技术链路 - 实践
  • 国信DRS数据恢复中心成为东芝(TOSHIBA)存储硬盘的数据恢复合作服务商
  • 深入解析Windows注册表regf文件格式
  • 华米运动步数修改,每天自动修改并同步 微信运动/支付宝运动 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