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互联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很多以前的程序员都到了差不多35+岁的年纪了,这个年龄上有小下有老,处于人生的重要时期,但是我们程序员的发展却引来了重要的节点-互联网下半场。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增长已经到了瓶颈,接近市场饱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每年还有大批毕业的学生加入到互联网大军里,这时候我们大龄程序员该怎么办?
第一:认知转变
首先,必须要扭转一些关键认知。
旧认知:技术是支持业务的成本中心。一般业务提出需求,技术实现需求。技术团队的花费是公司运营成本的一部分。
技术是车子的”车轮“,业务说要往东走,技术就造个往东的车轮。这是支持。
新认知:技术是驱动业务的增长引擎。技术能主动发现增长机会、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提升运营效率。技术投入是对业务增长的投资。
技术是车子的 “发动机”,技术可以造出更强劲、更省油、能爬更陡坡的发动机,从而让业务可以去到以前去不了的地方,跑得比竞争对手更快。这是驱动。
不要只沉迷于技术,而是要用技术来推动、影响核心业务指标的实现和优化,从而实现财务目标。
比如:
优化数据库查询速度(技术优化) -> 页面加载时间减少 600 毫秒(技术指标) -> 用户转化率提升了 2%(业务指标) -> 公司季度营收增加数百万(影响财务结果)。
开发推荐算法(技术实现) -> 用户平均浏览商品数增加 5 个(业务指标) -> 商品购买转化率提升 3%(业务指标)-> 公司商品售卖营收增加几百万(财务结果)。
第二:能力升级
技术怎么才能驱动业务增长?这时候就要进行能力的升级,不要在局限于技术。从单一技术实现者向复合型人才升级。
培养业务洞察力
从哪些方面来培养业务洞察力呢?需要思考如下问题:
公司是如何赚钱的
公司是如何赚钱的,也就是思考公司的赚钱模式是什么?是广告、佣金还是卖产品?
我们公司的用户是谁
我们公司的用户是谁?他们有什么痛点?为什么选择我们?
竞争对手在做什么
我们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他们都在做什么?与他们相比,我们公司产品优势和劣势?
培养产品思维
不仅要关注技术实现,还要关注用户价值。
程序员接到一个需求时,不只评估技术实现难度,要进一步锻炼思考:这个功能为用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么?主动出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优化用户体验。
ROI(投资回报率)思维
评估一个技术项目时,要估算其投入(人月成本)和预期回报(能带来多少收入、业务增长、成本节约)。做高 ROI 的事情。
最后
最后,我们要深入理解”技术驱动业务增长“,经常思考怎么才能做到技术驱动业务增长。
驱动业务增长,就是驱动你自身职业生涯的增长。 当你开始用这个视角看待你的工作时,你会发现每一天的代码都充满了新的意义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