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相机是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光电转换原理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关键技术特性包含高分辨率、高帧率、全局快门等,为计算机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图像数据,以便进行自动化的检测、测量、识别和引导。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系统、生产线质量检测及3D测量领域。
工业相机在使用过程中,常遇到以下问题:
1、如何通过调整工业相机的参数来提高图像质量?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相机需要采集图像,有时候采集的图像质量一般,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调整工业相机的一些功能来提高图像质量,以下技术可提高图像质量:
2、如何提高工业相机的灵敏度?
工业相机的灵敏度可以通过设置工业相机的以下功能来实现:
3、如何提高工业相机的感光均匀性?
工业相机的感光均匀性可以通过设置工业相机的以下功能来实现:
4、如何提高工业相机的动态范围?
提高相机动态范围的目的就是要正确地表示真实世界中从太阳光直射到最暗的阴影这样大的范围亮度,以下技术可以提高相机动态范围:
5、用工业相机拍摄,怎样才算是效果好的图像?
1.对比度明显,目标与背景的边界清晰;
2.背景尽里淡化而且均匀,不干扰图像处理;
3.与颜色有关的色彩真实,亮度适中,不过度曝光;
4.整体亮度均匀,如果整体不均匀但是灰度差也不影响图象处理。
6、工业相机的信号精度有哪些影响因素?
CCD和CMOS芯片在内部都生成模拟信号,模拟相机和数字相机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图像是在哪里被数字化的。数字相机在相机里将信号数字化,然后将信号以数字方式传输给计算机(或图像处理器)。模拟相机输出模拟信息,并通过同轴电缆进行传输,图像信号数字化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尽管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传输信号,但模拟信号可能会由于其他设备(比如电动机或高压电缆)的电磁干扰而造成失真。随着噪声水平的提高,模拟相机的动态范围(原始信号与噪声之比)会降低。动态范围决定了有多少信息能够被从相机传输给计算机。数字信号不受电噪声影响,因此,数字相机的动态范围更高,能够向计算机传输更精确的信号。数字相机的典型动态范围在55分贝到60分贝之间,而模拟相机则为45分贝到50分贝左右。
所用电缆的长度和类型也影响着信号的精度。模拟相机的电缆简单且便宜,在电噪声导致信号严重失真之前能够将信号可靠的传输300米以上。数字相机传输的是高带宽信号,电缆的长度受电缆中信号衰减(损失)水平的限制。
工业相机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以上问题,可参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