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我们把希望要放在年轻人身上,我们也年轻过呀。
——樊锦诗
今天回公司加班,按目前进度看,估计明天还要继续。我们争取按原计划,把我们产品1.0版本的第一阶段实现出来,下周直接部署给客产试用。
有商机需求,就立马采购或者生产,这就是我们公司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套路。我们公司已经生存了21年,如果老板不选择退休,这种模式估计能让公司活到30周年不是问题。我总结出我们公司能如此顽强池存活至今,核心在于我们的案户群体一直“没死”,而且还一直“有钱”。
商业的本质是“利润”,有“利润”就意味着投入产出有差价,而且要一直有客户和需求。我们的客户之所以“不死”,是因为他们都是央国企,而且每年有持续的大额财务预算。是不是每个做央国企生意的私人企业都容易存活?那也不是。许多大中小私企的资金流被央国企拖死不在少数,也有找不到新门路的老私企最终走向破产。
我从老板那里学到了一门知识,那就是要学会寻找近期会哪一类央国企是有钱的,哪一类没钱。看到有钱的,就要想办法去找门路。当然,这是老板们这类大销售要去突破的事情,而我们业务部门要做好支撑。基于以上套路,我们所服务过的央国企行业类别还是挺多的,哪里有钱就把精力投入那里。
央国企预算有两大类。一个是成本,就像生产系统的维护与更新,这是刚需;另一个是投资,例如当下人工智能的风口研发。客户的一些维护成本支出,是我们公司的生存根基,而投资成本是我们公司发展的新机遇。销售们要学会看有钱客户,而我们业务部门要学会包装风口给销售讲故事。所以,我们产品的核心不是"好用”,而是有符合当下发展趋势的故事价值,并且能够快速实现。一个好的故事能卖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价格,因为”投资"成本没有严格的绩效约束,可销售的空间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