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联邦大型语言模型、多智能体大型语言模型是什么? - 详解

要理解“联邦大型语言模型”和“多智能体大型语言模型”,核心是抓准它们的“核心目标”——前者解决“数据隐私+资料孤岛”挑战,后者解决“复杂任务拆分+专业分工”问题,结合具体场景和技术细节就能轻松搞懂:

一、联邦大型语言模型(Federated Large Language Model)——“内容不共享,模型一起练”

轻松说,这是**“隐私保护版大模型训练方案”**:多个拥有私有数据的机构/设备(比如医院、企业、手机),想一起训练一个更强的大模型,但又不想把自己的原始数据(比如病历、客户数据)传给别人(怕泄露隐私),“联邦大型语言模型”就帮他们完成这个需求——不用传数据,只传模型相关的“小部分信息”(比如参数更新、梯度),服务器汇总优化,最终得到一个兼顾“隐私安全”和“性能强大”的大模型。

1. 消除的核心痛点
2. 关键特点(结合摘要里的技术细节)
  • 不传原始数据,只传“模型碎片”
    原始病历),服务器用这些资料优化中间层,再把优化结果传回客户端,全程原始数据不离开本地。就是比如摘要3提到的「FL-GLM框架」:把大模型拆成三部分——客户端(比如医院的电脑)存“输入层+输出层”,服务器存“中间核心层”。训练时,客户端只传“处理后的特征数据”(不

  • 加密+高效,降低成本风险

    • 加密:数据传输用RSA等非对称加密(摘要3),防止中途被窃取;
    • 高效:不用全量微调大模型(太费算力),只调一小部分参数(比如用LoRA、Adapter,摘要1、6)——比如只更新模型里的“低秩矩阵”,计算量和传输量减少90%以上,手机、小型服务器都能参与。
  • “双向受益”的训练模式
    比如摘要6的「FedCoLLM框架」:服务器有一个强大的大模型(LLM),客户端有小模型(SLM,比如企业自己的轻量模型)。训练时,服务器把LLM的通用知识传给SLM(让客户端模型更强),客户端再把自己的领域知识(比如企业的行业数据洞察)传回LLM(让服务器模型更懂细分领域),实现“互相赋能”。

3. 实际例子

二、多智能体大型语言模型(Multi-Agent Large Language Model)——“多个AI专家组队干活”

**“AI版项目组”**:把多个大语言模型(每个叫“智能体”)组成团队,每个智能体有自己的“专业角色”(比如“机票预订专家”“代码调试专家”),分工协作解决单个大模型搞不定的复杂任务——就像人类做项目要拆分工种(产品、开发、测试),多智能体大模型也靠“专业分工”提升效率和效果。就是简单说,这

1. 克服的核心痛点
2. 关键特点(结合摘要里的案例和框架)
  • “角色明确”的智能体分工
    每个智能体有专属技能,比如摘要2的「旅行规划团队」:

    • 机票智能体:查航班、优化路线(比如选中转时间短、价格低的);
    • 酒店智能体:根据行程选近景点、高评分的酒店;
    • 交通智能体:订机场到酒店的班车、当地租车;
    • 活动智能体:预约景点门票、推荐餐厅;
      最后由“主持人智能体”协调信息(比如机票时间确定后,同步给酒店和交通智能体),输出完整旅行方案。
  • “会沟通、能协作”的机制
    智能体之间能共享信息、互相反馈——比如摘要4提到的“协作讨论”:代码智能体写好代码后,测试智能体发现bug,会把bug详情传给代码智能体,代码智能体修改后再反馈,直到没问题。还有“主持人智能体”把控节奏(比如摘要5的“顺序管理者”:决定先让哪个智能体干活,需要时加新专家)。

  • 现成框架降低制作难度
    不用自己从零搭团队,有很多成熟框架,比如:

    • AutoGen(微软):像AI游乐场,支撑智能体对话协作,还能随时加人类监督(比如让人类确认关键决策);
    • CrewAI:适合做生产级项目,比如电商运营(“选品智能体”“文案智能体”“投放智能体”协作),代码简洁;
    • 通过LangGraph(LangChain家族):处理“循环任务”(比如写文章得反复修改,智能体能够来回迭代)。
3. 实际例子

一句话总结区别

  • 联邦大型语言模型:解决“数据层面的协作”——大家有数据不敢共享,一起练模型;
  • 多智能体大型语言模型:克服“任务层面的协作”——一个任务太复杂,多个AI专家分工干。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39019

相关文章:

  • 一个用于自动化基因表达分析的多智能体框架GenoMAS
  • AI巨头动态:从OpenAI收购到Meta裁员,我们看到了什么?
  • 小麦锈病抗性全景图及其在育种设计中的应用
  • CF1896F
  • Nature Methods | 大语言模型基因集分析工具GeneAgent
  • 50年的玉米育种改良,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
  • 刷题日记—洛谷数组题单—幻方
  • 基因组选择(GS)如何加速作物遗传增益?
  • Nature Plants | 植物转录因子结合图谱,360个转录因子的近3000个全基因组结合位点图谱
  • 深入解析:3. 从0到上线:.NET 8 + ML.NET LTR 智能类目匹配实战--从业务到方案:消费类目智能匹配的整体设计
  • xyd 2025 S 模拟赛
  • 标题:AI巨头动态:从OpenAI的野心到Meta的裁员潮
  • Plant Com | 将基因编辑与组学、人工智能和先进农业技术相结合以提高作物产量
  • 作品目录
  • 推荐书籍 | 基因组遗传大数据分析方法
  • Python 潮流周刊#74:创下吉尼斯世界记录的 Python 编程课
  • 10.26保养
  • CCPC2024济南个人题解
  • 数据采集作业1
  • Python 潮流周刊#124:理性看待 GIL 的移除
  • OpenAI推出内置ChatGPT的Atlas浏览器:重新定义网页浏览体验
  • 数据清洗
  • 10.25
  • 102302104刘璇-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实践作业1
  • 102302110高悦作业1
  • 2025.10.23 模拟赛
  • 刷题日记—洛谷循环题单 1.数学思想在算法题中的应用: 2.回文数的判定:
  • Day23-C:\Users\Lenovo\Desktop\note\code\JavaSE\Basic\src\com\InOut
  • 【题解】洛谷P14308 【MX-S8-T1】斐波那契螺旋
  • MAC地址类型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