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大公司的编码规范
核心目标是协同、质量、效率与安全。
1.命名规范
变量、函数、类名必须能清晰地表达其意图,避免使用 a, b, c, tmp 等无意义名称。严格遵守 camelCase、PascalCase、snake_case 等约定,并在整个项目中保持一致。
2.注释规范
所有公开的函数、类、模块都必须有详细的注释,说明其功能、参数、返回值和可能的异常。注释应解释代码的意图和原因,而不是描述代码本身在做什么。
二、大学生的入门编码规范
对于初学者,目标不是一下子掌握所有公司级的复杂规范,而是建立一个坚实、正确的基础,核心目标是养成良好习惯、写出可读可运行的代码。重点是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为未来进入工业界打下基础。
1.代码风格与可读性
(1)有意义的命名:
变量名用名词(如 userName, studentList)。
坚决不用拼音缩写、a1, a2 等无意义的名字。
(2)一致的缩进和空格:
选择一种缩进风格,并在整个文件中保持一致。通常使用 4个空格 或 2个空格。
操作符两边加空格,如 int sum = a + b;。
(3)适当的空行:
用空行将逻辑相关的代码段分组,增加可读性。
2. 基础代码结构
(1)函数要短小且功能单一:
一个函数最好只完成一个明确的任务。如果函数太长(比如超过50行),就想办法拆分成几个小函数。
(2)避免魔法数字:
不要在代码中直接写 3.14159, 60 这样的数字。应该定义成有名字的常量,如 final double PI = 3.14159。
(3)基本的注释:
在文件开头注释说明程序是做什么的。
在复杂的算法或逻辑块前写上注释,解释你的思路。
阅读《数学之美》第八章“简单之美 — 布尔代数和搜索引擎的索引”的感想和体会
将复杂的自然语言查询(如“我想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但不包括机器人”),转换成一个严格的布尔运算表达式(人工智能 AND 应用 NOT 机器人),这是一个决定性的飞跃。它把一个语义模糊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可以由计算机精确、高速执行的数学问题。这种将现实问题映射到数学模型的能力,是工程学的精髓,也是我今后学习算法设计这门课程的重点内容,更是我未来的工作所需要用到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