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完docker后,在dockerfile路径下运行:
docker build --rm -t flask_app:v1 ./
作用:构建过程中自动删除临时创建的中间容器。
说明:Docker 构建镜像时会生成多个中间层容器,--rm
可以避免这些临时容器占用磁盘空间,保持环境整洁。默认情况下,Docker 在构建成功后会自动删除中间容器,但如果构建失败则会保留以便调试。使用 --rm
可以确保无论成功与否都删除中间容器。
作用:为构建的镜像添加标签(tag)。
说明:-t
是 --tag
的缩写,flask_app:v1
是标签名称,格式为 [仓库名]:[标签]
。
flask_app
是镜像的名称(通常是应用名或项目名)。
v1
是版本标签,用于区分不同版本的镜像(也可以使用 latest
表示最新版本)。
标签的作用:方便后续通过标签引用镜像(如 docker run flask_app:v1
),也便于管理和版本控制。
作用:指定构建上下文(build context)的路径。
说明:.
表示当前目录,Docker 会将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发送给 Docker 引擎作为构建上下文。Dockerfile 中使用的 COPY
、ADD
等命令只能引用构建上下文中的文件(超出此目录的文件无法访问)。
建议:通过 .dockerignore
文件排除不必要的文件(如日志、缓存、本地配置等),可以减小上下文大小,提高构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