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为你编写一个使用泛型类的示例代码,这个示例实现了一个通用的"配对"(Pair)类,可以存储两个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值,并提供基本的操作方法。
这个示例展示了泛型类的几个重要特性:
- 多类型参数:Pair类使用了两个类型参数T和U,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元素
- 类型安全:在编译时就会检查类型匹配,避免了运行时的类型转换错误
- 代码复用:同一个Pair类可以用于不同的数据类型组合,如(String, Integer)、(Double, Double)等
- 方法通用性:swap()等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Pair对象
运行Main类会输出以下结果:
初始状态: Pair{first=Alice, second=30}
姓名: Alice, 年龄: 30
修改年龄后: Pair{first=Alice, second=31}
坐标初始状态: Pair{first=10.5, second=20.3}
坐标交换后: Pair{first=20.3, second=10.5}
ID和姓名: Pair{first=1001, second=Bob}
这个泛型类的设计让我们可以灵活地创建各种类型的配对数据,而不需要为每种组合单独编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