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Kubernetes(k8s)高可用性集群的构建

1. 规划集群架构

  • 控制平面节点(Masters) :至少部署3个控制平面节点以实现高可用性。
  • 工作节点(Workers) :数量根据负载需求决定。
  • 负载均衡器:至少1个,用于分发流量至多个控制平面节点。

2. 前期环境准备

  • 确保所有节点系统时间一致。
  • 关闭Swap分区。
  • 设置主机名并在所有节点更新 /etc/hosts文件以确保节点间能够通过主机名互相通信。
  • 确保每个节点的网络配置允许所需端口通信。
  • 安装必要的软件,如 docker或 containerd容器运行时和 kubeletkubeadmkubectl工具集。

3. 配置负载均衡器

  • 配置TCP转发规则,将API服务器端口(默认是6443)的流量分发到所有控制平面节点。
  • 测试负载均衡器确保配置正确。

4. 初始化第一个控制平面节点

  • 使用 kubeadm init命令初始化集群。指定负载均衡器地址作为API服务器的地址,并为API服务器指定VIP(虚拟IP)。
  • 配置kubectl访问:将 /etc/kubernetes/admin.conf复制到 ~/.kube/config

5. 加入其他控制平面节点

  • 使用由 kubeadm init生成的 kubeadm join命令来将额外的控制平面节点加入集群。
  • 对于每个新节点,使用 --control-plane标志和指定同样的VIP地址。

6. 安装网络插件

  • 在控制平面上安装网络插件,如Calico、Flannel或Weave。
  • 确保网络插件支持多控制平面节点配置。

7. 加入工作节点

  • 使用 kubeadm join命令将工作节点加入到集群,也是使用之前 kubeadm init过程中生成的指令。
  • 在工作节点上不需要 --control-plane标志。

8. 验证集群状态

  • 使用 kubectl get nodes和 kubectl get pods --all-namespaces检查所有节点和Pods的状态。
  • 确保所有控制平面和工作节点都显示为 Ready状态。

9. 实施备份和恢复计划

  • 定期备份etcd数据。
  • 实施集群资源(如配置和服务)的备份策略。

10. 配置监控和日志

  • 安装监控工具,如Prometheus,和日志聚合工具,如Elasticsearch和Kibana。
  • 监控集群性能并配置告警。

11. 开启集群自动升级和维护策略

  • 计划和实施控制平面和工作节点的滚动升级。

12. 应用安全策略

  • 配置网络策略和Pod安全策略。
  • 定期更新和打补丁以确保安全。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11789

相关文章:

  • 在CentOS环境下升级GCC编译器
  • 详细介绍:深圳比斯特|电池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厂家概述
  • Chapter 4 Shapes and Texts
  • 手动清除Ubuntu系统中的内存缓存
  • 消除 Vue SPA 刷新导致 404 的问题
  • Docker / Kubernetes 图形化管理工具--------Portainer
  • 【Excel】创建下拉选项框
  • 不定高元素动画实现方案(中)
  • 技术文章
  • 插值相关
  • 密码学学习记录(三)
  • 详解scheduleAtFixedRate 与 scheduleWithFixedDelay 的区别
  • [题解]P11095 [ROI 2021] 旅行 (Day 2)
  • DDR5内存时序参数对照表
  • Linux CentOS 第三方扩展模块编译并安装
  • Java ArrayList中的常见删除操作及方法
  • ADC和GPIO的关系
  • 使用Docker Compose工具进行容器编排的教程
  • 模拟输入的过程
  • 基于Redisson和自定义注解的分布式锁实现策略
  • CCPC2025网络赛 游记
  • 知行合一
  • Manim实现水波纹特效
  • 深入解析:解锁AI智能体:上下文工程如何成为架构落地的“魔法钥匙”
  • JS之使用for...of赋值失败的原因分析
  • String
  • Linux /lib/modules/$(uname -r)/ 目录功能作用详解
  • 《建筑的永恒之道》第 27 章:道之核心
  • 软件工程第二次作业_个人项目
  • Linux命令大全(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