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稻草火把下的星辰:回忆我的90年代求学路

1993年的夏天,我手握政和一中的录取通知书,却感觉这张纸比铅还重。中考成绩名列全校第一的喜悦,早已被无钱就读的现实冲刷得一干二净。在我们那个小村庄,考上高中并不被视为荣耀之事,唯有考上中专才被视为真正的“跃龙门”,因为中专毕业后能更快分配工作,赚钱贴补家用,而村里已有好几位读高中却未能考上大学的学生。

初中的老师们没有为我欢呼,村里的乡亲们也无人关心这个“不值得庆祝”的成绩。在我几乎要接受务农命运时,姑姑家的表哥来到了我家。那时他做生意也并不顺利,却坚定地说:“你得继续读书,钱的事我们一起想办法。”

一、90年代农村教育的重压

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农村,教育承载着太多沉重。当时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主要承担者是乡镇一级,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乡镇负担了农村教育资金的78%。而这笔支出可能占到乡镇财政支出的70%左右,使乡镇财政成了名副其实的“教育财政”。

学费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更是沉重负担。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每学期开学都是家庭最煎熬的时刻。正如新闻报道所描述,班主任上午宣布缴费后,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下午便足额缴纳,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则不得不一次次面对被催缴的尴尬境地。

在我的记忆中,暑假我们会上山砍柴火卖,去土窑里搬砖,为的只是攒够下学期的学费。当时,全国向农民征收的“教育附加费”及各类“教育集资”总额,按最保守估计也达1500亿元,教育支出成为农民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城乡差距下的求学路

90年代的中国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1993年,全国城乡小学生的人均经费差距为1.9倍,而到1999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1倍。最极端的情况显示,上海与贵州农村小学生的教育经费差距高达11倍。

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经费上,更体现在观念上。在城市,大学录取通知书意味着庆祝和荣耀;而在我们农村,考上高中反而被视为“不划算的投资”。高中三年加上大学四年的开销,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有数据显示,在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4年学费相当于贫困地区农民35年的纯收入。

与我同时代的邻居的一位哥哥,历经三次高考,最终成功“跳出农门”。他第一年高考落榜,第二年复读,才成功考取南平师专。这样的复读故事在农村并不罕见,当时,全国各地农村普遍“复读成风”,因为复读被视为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

三、稻草火把般的温暖

在我求学路上的至暗时刻,表哥的支持就像我童年记忆中那些燃烧的稻草火把——虽微弱,却足以照亮前路。表哥自己并不富裕,但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我们不能只看眼前,要看长远。”他帮我出了第一学期的学费,并承诺会继续支持我。

高中三年,我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我父亲为了让我上高中,跟着表哥一起江西做生意,在江西那边的生意也不好做,后来,表哥意识到在农村做生意困难重重,恰逢上海浦东大开发,他及时调整方向,前往上海发展。此后,我前往兰州大学读书,每次都在上海转车,并到他那里借宿一晚。

四、从农村到兰大的跳跃

1997年,我如愿考入兰州大学数学系。这一消息在我们村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次,不是因为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高中的人,而是因为我是村里第一个能进入重点大学的孩子。

兰州大学的四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在这里,我接触到了计算机知识,为日后进入互联网行业埋下了种子。 我在本科毕业时也面临过是选择工作赚钱减轻家庭负担,还是继续深造的矛盾。 贫穷赋予了我比他人更多的生活体验,使我更早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

大学期间,我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但精神世界却日益丰富。我沉浸在数学的海洋中,那些抽象的公式和定理,为我日后从事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回头看:教育如何真正改变命运

如今,我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回想起来,90年代农村教育的种种困境——资源匮乏、观念落后、经济压力——都未能阻止我对知识的渴望。

与现在全社会全力以赴为考试季保驾护航的景象相比,我们那个年代的求学路确实更为艰难。但艰难恰恰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今天,农村教育条件已大为改善,义务教育实现了零负担,家庭贫困生还能享受寄宿生生活补贴。

然而,观念的转变仍需时间。如今仍有许多农村孩子需要明白,努力学习的目的不应只是将来能挣钱脱贫,而是有机会成为栋梁之材。正如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言:“想成为一流的栋梁之材,比别人更努力一点是有必要的。”

从政和一中到兰州大学,从数学系到人工智能领域,我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这条路上,有表哥的支持,有自己的坚持,更有时代赋予的机遇。我们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教育确实是改变命运的最可靠途径,即便这条路在90年代的农村充满荆棘。

如今,每当我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新的突破,都会想起那个1993年夏天手捧录取通知书却无钱就读的少年。感谢表哥的支持,感谢自己的坚持,让我抓住了教育这把改变命运的钥匙。

也许,每个时代都有它特有的困难与机遇,而真正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不是起点,而是转折点处是否有人伸出援手,以及自己是否有勇气继续前行。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33935

相关文章:

  • 10月18日日记
  • 第九章-实战篇-运维杰克
  • AntennaPod - 开源Android播客管理器
  • 硬件基础知识
  • 第三章 权限维持-linux权限维持-隐藏
  • 第五章 linux实战-黑链
  • AI元人文:价值原语化——在创新与传承间搭建文明桥梁
  • Channel小结
  • 线段树历史值学习笔记
  • 连续两行fastq、连续两行MD5值如何转换为每行一个fastq一个MD5格式
  • abc428
  • 深入解析密码库低级lowlevel抽象层接口与高级highlevel抽象层接口 - 实践
  • (第五次)随机森林和xGboost
  • 23-网关选型
  • Python 爬虫实战:手把手教你抓取网页数据
  • 华为hcip总纲
  • haiku
  • Asp.Net Core 解决使用 Docker调试时出现“准备容器时发生了一个非关键性错误。项目将继续正常工作。错误为: 路径中具有非法字符。”
  • ABC 随笔
  • 大数据分析基础及应用案例:第三周学习报告 ——Matplotlib 学习报告
  • 矩阵的秩和逆
  • 2025.10 训练日志
  • 全球AI推理扩展技术解析
  • 乱七八糟的知识点
  • swtich的应用
  • AtCoder Beginner Contest 428
  • 因式分解
  • [Perl]install DateTime module
  • 模板机制作
  • 20251018 杂题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