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程序员,是不是这样的?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程序员的一种状态,并且现在依然存在。但其实这并不能代表大多数程序员,作为一名工作了 9 年的程序员,有必要跟大家聊聊真实的程序员是什么样子。
其实每个行业都存在固有印象,只是随着这些年互联网的发展,程序员比较有话题度,固有印象也就相对多一些,比如地中海、熊猫眼、双肩包、格子衫、工资高、智商高、情商低、青春饭、不稳定、会修电脑,下面来逐一介绍。
地中海
确实,一些资深的程序员头发都比较稀疏,特别是那些 xx 语言之父,甚至还有一句“公式”:程序员的能力与发量成反比。
当然了,这只是一句玩笑,能力出众且头发浓密的程序员并不在少数。其实各行业都有脱发人群,还是跟遗传基因和过度劳累有直接关系。
熊猫眼
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系统开发量巨大,而程序员又很稀少,造成了程序员一个人当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用的现象,程序员加班成为常态。
甚至为了程序员能更好的加班写代码,还催生出了程序员鼓励师(她们不需要做任何实际的工作,只需要陪程序员聊天,激励程序员工作)这一特别的职业,所以那时候的程序员“熊猫眼”的确常见。
不过随着计算机专业的大量扩招以及培训机构的遍地开花,催生出了大量的程序员,系统开发也接近饱和,程序员不需要经常加班了,“熊猫眼”自然也就少了。
双肩包
这个确实是的,到现在也有很多程序员背双肩包,原因也很简单:方便装电脑。程序员的工作重度依赖电脑,所以很多程序员下班了也需要把电脑背回家,以方便随时处理程序出现的问题。所以并不是程序员多喜欢双肩包,只是一种工作的无奈。
格子衫
我这些年其实挺少遇到喜欢穿格子衫的同事的,不过我也理解为什么有些程序员喜欢穿,一方面是脏了不容易看出来,不用经常换,还有一方面格子衫比较好搭裤子,不用纠结穿什么。程序员大多比较忙,不想经常换衣服,也不想花很多精力在穿衣搭配上,逐渐就形成了这样的穿衣风格。
工资高
确实,程序员的工资高于大多数行业,但也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所有程序员工资都很高,还是要看经验和能力。
以我工作的重庆为例,0 经验的程序员除非名校科班毕业,否则工资也就在六千左右,然后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工资大概以一年涨一千的幅度上涨。
但这并不是没有上限的,一般涨到 35 岁左右会停滞,能不能继续涨就看技术积累如何了,如果能转型架构师,工资就能继续上涨,至于最后能涨到多少,就看对架构的理解和设计能力了。
智商高
虽然我很愿意承认这是真的,但不得不说,程序员的智商并没有什么特别,之所以会有这种印象,大概来源于代码吧,外行看代码尤如“天书”,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实际上,程序员写代码主要还是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与智商没有直接联系,简单而言就是:勤能补拙,熟能生巧。
当然了,也有从小就极有编程天赋的人,但这样的人长大后一般不会当程序员,要么自己创业当老板(就像比尔盖茨),要么成为黑客或者红客。
情商低
有一部分程序员确实是这样的。很多程序员之所以选择做这行,就是想少跟人打交道(比如我),所以交际能力会相对弱一些,反映到大众眼中就是情商低。
不过也正因为这一点,程序员之间的相处是比较纯粹的,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也没有那么多利益冲突,程序员往往都是乐于帮助同事的,也乐于分享知识,相处起来是比较轻松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能在这个行业工作 9 年并且打算一直做下去的原因)。
青春饭
从我入行的时候,就一直听说程序员 35 岁是个坎,要么钻研技术成为架构师、要么往产品或者管理转型、要么直接转行,总之不适合继续从事编程工作。
但从业这些年来看到的不是这样的,35 岁以上从事编程的同事不在少数,由于经验丰富,他们的能力普遍很强,只是由于年龄和家庭,加班确实不如年轻一些的同事。
但我觉得这不是问题,加班要么是工作安排不合理,要么是能力不行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但不能以是否加班作为筛选人才的条件。
35 岁门槛更多是一些无良企业用来压榨员工的,既希望 35 岁以下相对底薪的员工疯狂加班为企业增收,又不希望 35 岁以上相对高薪的员工不加班不能为企业带来短期收益。
但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是更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软件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 35 岁门槛已经愈加松动了,程序员也不是大众眼中的“青春饭”了。
不稳定
这种印象大多来自于程序员的经常跳槽,觉得程序员的工作很不稳定。其实不是这样的,程序员的跳槽大多是因为公司长时间不涨工资。至于公司为什么长时间不涨工资,大抵是压榨员工的企业劣根性决定的吧。
所以,程序员的工作并不是不稳定,跳槽往往只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工作的本质决定的。俗话说:天干饿不死手艺人,程序员作为技术职业,也算是“手艺人”,只要有实打实的技术,不管大环境多差,找一份工作谋生还是不成问题的,算是比较稳定的。
会修电脑
这个可以算是对程序员的最大误解了。有这种印象,大概是觉得程序员整天跟电脑打交道,对电脑肯定很熟悉,修电脑自然不在话下。
但其实电脑对于程序员只是一个工具,就像计算器之于会计、听诊器之于医生,总不可能觉得这些工具使用者就擅长修理工具吧。
就写这么多了,对程序员的固有印象肯定还有其他的,这里就不全部列举了。
总之,人是多样性的,职业只是决定了工作状态,与性情没有直接关系。
希望大家不要以职业为标签定义一个人,而是多跟人接触,自己去了解,才是最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