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代码编写规范是:
1.命名规范:
1)不使用$,利用下划线、数字和大小写英文字母命名,这是根本原则。
2)在写代码,如函数及变量时:
(1)类java:小驼峰命名法,首字母需小写,后续单词首字母大写。
(2)Python、SQL:蛇形命名法,使用下划线加小写英文字母,单词间使用下划线连接。
(3)定义:Pascal命名法,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4)数据库/字段:蛇形命名法
(5)常量定义:蛇形命名法(大写,上面提及的均小写)
2.代码格式:
在无Crtl+Alt+L的情况下:
1)缩进四格。
2)逗号前不空,后空。运算符左右空。
3)单一目标下循环和嵌套不超过三层,多出部分可用函数、方法替换。
3.注释规则:
1)单行//
2)多行/* */
3)要求注释不超过代码编写宽度
4)较难理解的函数需要给出注释给出执行具体流程讲解
读完《数学之美》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揭示了 “复杂技术背后,往往是简单的数学原理” 这一真相。书中讲到搜索引擎的核心:网页排序问题时,我曾以为这需要庞大的人工标注与复杂的规则设定,可吴军博士却用清晰的文字告诉我们:谷歌的 PageRank 算法,本质上是对 “网页被引用次数” 这一关系的数学建模,其核心思路源自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运算与图论。就像一张相互连接的网,每个网页是节点,链接是连线,通过对 “谁更受信任” 的数学量化,便能让最有价值的信息排在前面。这种将复杂的互联网信息筛选问题,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学问题的智慧,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每天依赖的搜索功能,竟是数学 “化繁为简” 之美的生动体现。没有多余的修饰,没有复杂的规则,只凭简洁的数学逻辑,便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我明白了算法工程师的思维重构的本质层是数学、映层是算法设计,实现层是编码.最美的算法.永远是些用最直接的数学逻辑,优雅地命中问题要害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