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完整教程:决策树(Decision Tree)

完整教程:决策树(Decision Tree)

决策树?就是1. 什么

想象一下,你正在玩一个猜谜游戏,比如“20个问题”。每问一个问题,你就能排除一些可能性,直到最终猜出答案。决策树(Decision Tree)在机器学习中,就是这样一种算法!它通过一系列的“是”或“否”的难题(或者条件判断),一步步地帮你做出决策或预测结果。

它既可以用来做分类(比如判断一封邮件是不是垃圾邮件),也可能用来做回归(比如预测一套房子的价格)。

核心组成部分:

2. 决策树是如何工作的?

决策树的工作原理相当直观,就像我们人类做决策一样,通过一系列的判断来缩小范围。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理解:

场景:判断一封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

  1. 从根节点开始:大家第一会问第一个问题,比如“邮件标题里有没有‘优惠’?”

    • 如果答案是“是”,大家沿着“是”的分支走。
    • 倘若答案是“否”,我们沿着“否”的分支走。
  2. 沿着分支继续提问

    • 假设我们走了“是”的分支(标题有“优惠”),接下来可能会问:“发件人是不是陌生人?”
      • 垃圾邮件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我们可能就直接到达一个“垃圾邮件”的叶子节点。就是如果“是”,这封邮件
      • 如果“否”,这封邮件可能是某个促销邮件,我们可能得再问一个问题,比如“邮件内容是否包含大量链接?”
    • 否包含可疑附件?”就是假设大家走了“否”的分支(标题没有“优惠”),接下来可能会问:“邮件内容
      • 垃圾邮件。就是如果“是”,很可能
      • 如果“否”,很可能是正常邮件。

这个过程会一直重复,直到我们到达一个叶子节点,得到最终的判断结果——“垃圾邮件”或“正常邮件”。

总结来说,决策树就是通过不断地根据数据的特征进行划分,一步步地逼近最终的答案。每一次划分,都试图让分出来的数据子集变得“更纯”,也就是让同一个子集里的信息尽可能属于同一类别。

3. 决策树的核心思想:如何选择最佳障碍?

在决策树的每一步,算法都应该决定“问哪个问题”才能最有效地将数据分开。该“最有效”的问题,就是能让数据变得“最纯”的困难。想象一下,你有一堆混合了苹果和香蕉的果盘,你希望凭借最少的问题,把它们分成两堆,一堆全是苹果,一堆全是香蕉。

决策树通过衡量每次划分带来的“信息增益”或“纯度提升”来做出选择。主要有两种衡量标准:

a. 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

信息增益是基于“熵”(Entropy)的概念。熵行理解为数据集合的“混乱程度”或“不确定性”。

  • 熵高:数据很混乱,比如一个果盘里苹果和香蕉各占一半,你很难猜下一个摸到的是什么。
  • 熵低:数据很纯净,比如一个果盘里全是苹果,你肯定知道下一个摸到的是苹果。

信息增益就是指,通过某个特征进行划分后,内容集的熵减少了多少。信息增益越大,说明这个特征的划分能力越强,越能让数据变得更纯。决策树会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来作为当前节点的分裂标准。

b. 基尼指数(Gini Index)

基尼指数(或基尼不纯度)是另一种衡量数据集纯度的指标。它的概念比熵稍微直观一些,表示从一个数据集中随机抽取两个样本,它们类别不一致的概率。基尼指数越小,表示数据集的纯度越高。

决策树会选择基尼指数最小的特征来作为当前节点的分裂标准,由于它能带来最大的纯度提升。

便捷来说,无论是信息增益还是基尼指数,它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帮助决策树找到最佳的划分点,让每次分支后的数据子集尽可能地“同类相聚”。

4. 决策树的优缺点

没有完美的算法,决策树也不例外。

✅ 优点:

  1. 直观易懂,结果可解释性强:决策树的结构就像流程图一样,非常容易理解和可视化。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步的决策路径,这对于向非技术人员解释模型非常有用。
  2. 无需内容归一化:很多机器学习算法(如帮助向量机、神经网络)在处理数据前要求进行特征缩放或归一化,但决策树不需要。它可以直接处理原始数据。
  3. 能处理分类变量和数值变量:决策树可以同时处理离散型(如“是/否”、“红/绿/蓝”)和连续型(如“年龄”、“收入”)的特征,不需要额外的预处理。
  4. 模型建立速度快:相比于一些复杂的模型,决策树的训练速度通常较快。

❌ 缺点:

  1. 容易过拟合(Overfitting):这是决策树最常见的缺点。假如决策树的深度太深,它可能会学习到训练数据中过于细节和噪声的特征,导致在新的、未见过的资料上表现不佳。这就像一个学生死记硬背了所有考题的答案,但遇到稍微变化一点的题目就束手无策。
    • 补充:为了避免过拟合,大家通常会采用“剪枝”(Pruning)科技,即在树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剪掉一些不核心的分支,或者限制树的最大深度、每个叶子节点的最少样本数等。
  2. 对小变化敏感:训练数据中哪怕是很小的变动,都可能导致决策树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影响模型的稳定性。
  3. 对不平衡数据敏感:如果信息集中某个类别的样本数量远多于其他类别,决策树可能会偏向于数量多的类别,导致对少数类别的预测效果不佳。
  4. 如果特征太多或数据太麻烦,效果不一定比其他模型好:在面对非常高维度或复杂关系的数据时,单一的决策树可能表现不如集成学习(如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或其他更复杂的模型。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18042

相关文章:

  • C# Inno Setup
  • CF2139虚拟游记
  • 新方向 - MKT
  • 翻斗幼儿园历险记-CTF-WP
  • .net8+winform+Antdui 制作 LOL 小助手
  • 深入解析:【Git】Git 简介及基本操作
  • hutool主要内容list
  • 20250916_QQ_Powershell
  • 完整教程:HTTP安全响应头--CSP(Content-Security-Policy)
  • 原码,反码,补码
  • Experiment1
  • 读书笔记:Oracle 自动索引:让数据库自己管索引?
  • 1_2025.9.26_1
  • 故障处理:Oracle RAC集群CTSS时钟同步故障案例分析与解决
  • Linux系统提权-web/普通用户-docker逃逸提权shell交互
  • PostgreSQL技术大讲堂 - 第106讲:分区表索引优化
  • 四边形不等式优化
  • 斜率优化
  • AI智能体:从认知到实践
  • Kinect屏幕边缘检测不灵敏的解决方案
  • 暴力拓客游戏小程序:助力商家高效引流与裂变的智能解决方案
  • vue3小坑之-为什么把ref定义的数组赋值给数组对象后取值为空数组?
  • 第二类斯特林数
  • 群论
  • 扫码签到赢大奖小程序:助力多场景获客的智能营销工具
  • docker 镜像/容器
  • jmeter命令行参数详细解释
  • RK3399:性能与能效的嵌入式先锋,解锁多场景应用潜力
  • 【C++STL详解】带头双向循环结构 + 双向迭代器,核心接口 + 排序效率 + 避坑指南 - 教程
  • TorchV知识库安全解决方案:基于智能环境感知的动态权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