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1%,却面临火灾、病虫害、非法砍伐等威胁。传统人工巡护效率低、风险高,而无人机技术的突破性应用正重塑林业管理模式。2025年,随着国家林草局提出 “林业核心业务信息化率100%” 目标,无人机凭借其全域覆盖、实时响应的优势,成为智慧林业建设的核心引擎。
一、建设内容: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防护网
自动化机场网络全域覆盖
科学布点,智能巡航
:在重点林区部署无人机自动机场(如大疆机场方案),形成低空观测网络,实现“连点成网、全域覆盖”。
实战案例
:伊春森工带岭林业局通过9个机场完成 2000次飞行任务,总巡护距离近 10000公里,效率提升300%。
多场景协同作业机制
“自动巡航+人工核查”双轨制
:无人机自动识别异常区域,人工精准复核,形成闭环管理。
六大核心场景覆盖:
▶ 森林防火:热成像相机实时监测火点,定位精度达米级;
▶ 病虫害防治:AI识别松材线虫等病害,统计受灾面积;
▶ 资源调查:高精度三维建模替代人工测绘;
▶ 野生动物保护:远距离非干扰监测,减少人类活动影响;
▶ 造林核查:多期影像对比评估成活率;
▶ 执法监督:高清取证非法砍伐。
二、核心技术:四大创新驱动精准管控
高精度遥感融合技术
多源数据协同
:结合摄影测量(SfM算法)、LiDAR点云与多光谱影像,构建厘米级森林冠层模型,精准分析树木生长态势。
地图数据的下载、转换、浏览、编辑(基于 AutoCAD),可使用此网站的相关工具: http://GeoSaaS.COM
设备支撑
:大疆经纬M300 RTK搭载超广角-变焦双镜头,实现目标快速锁定与细节捕捉。
AI智能诊断平台
基于深度学习的病虫害识别系统,可自动标记松材线虫疫区并计算扩散趋势;
火情预警模型融合热红外数据,响应速度缩短至5分钟内。
低空组网通信技术
华测导航ICU数据采集设备支持 “五星二十一颗”卫星定位(北斗/GPS等),1408通道数确保复杂地形信号稳定;
超短双收技术实现多帧数据动态切换,保障巡航连续性。
长续航集群控制
蜂巢航宇无人机系统支持 长距离带状巡检,续航达120分钟,适应山地环境;
大疆机场方案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充电,全天候响应突发任务[1。
三、行业价值:从效率提升到生态共赢
效率革命
巡护效率提升80%,人力成本降低50%;
资源调查周期从月级压缩至小时级。
安全赋能
避免人员进入陡坡、火场等危险区域,事故率下降90%;
野生动物监测实现“零干扰”。
生态与经济双赢
精准防治减少农药使用30%,助力“双碳”目标;
2025年农林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0亿元。
四、未来展望:构建林业低空生态屏障
随着济源等地的无人机培训普及,林业工作者正从“徒步巡护员”转型为“无人机指挥员”。国家政策明确要求 2030年建成林业低空安全保护屏障体系,下一步将聚焦:
5G+无人机
:实时传输4K影像,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区块链溯源
:打击非法砍伐,实现木材供应链透明化;
生态大模型
:融合气象、土壤数据,预测森林生态演变趋势。
结语
从带岭林场的万公里巡航,到松材线虫的智能剿灭,无人机已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林业生态的“神经中枢”。2025年,这场“空中革命”正以科技之力守护青山绿水,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书写智能注脚。
欢迎您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GIS智慧城市”,为您提供测绘地理信息及智慧城市相关的技术、管理、行业方案和个人成长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