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点乘与叉乘的由来:从四元数到公理自洽的启示

一、背景:从实数到高维数的追求

人类在数学史上不断尝试扩展“数”的概念:

  • 实数 用于度量线上的长度;
  • 复数 将数延伸到平面,引入虚数单位 i,满足 $ i^2 = -1 $。

哈密顿(William Rowan Hamilton)在 19 世纪中叶尝试将复数推广到 三维空间,希望找到一种“三维复数”来描述空间中的旋转与变换。
然而他发现:在三维空间中,如果要保持“数乘”的可逆性和封闭性,就无法同时保持乘法的交换律。

于是,哈密顿引入了第四个维度(一个独立的实部),构造出新的代数实体——四元数(Quaternion)

$$A = \alpha + a i + b j + c k$$

其中 $ i, j, k $ 是三维空间的虚数单位,满足:

$$
i^2 = j^2 = k^2 = ijk = -1
$$

这套规则打破了“乘法交换律”的传统束缚,却形成了一个 内部一致(自洽) 的代数系统。


二、四元数乘法与矢量运算的诞生

当我们将四元数拆分为“实部”和“虚部”时:

$$
A = \alpha + \mathbf{r_A}, \quad B = \beta + \mathbf{r_B}
$$

四元数乘法定义为:

$$
AB = (\alpha\beta - \mathbf{r_A} \cdot \mathbf{r_B}) + (\alpha \mathbf{r_B} + \beta \mathbf{r_A} + \mathbf{r_A} \times \mathbf{r_B})
$$

在这个式子中,奇迹出现了:

  • $-\mathbf{r_A} \cdot \mathbf{r_B}$:对应现代的 点乘(内积)
  • $\mathbf{r_A} \times \mathbf{r_B}$:对应现代的 叉乘(外积)

💡 结论
点乘与叉乘最初并不是人为定义的几何运算,而是四元数乘法自然分解出的结果。
点乘来源于四元数乘法的标量部分,叉乘来源于其矢量部分。


三、四元数的非交换性与公理创新

在四元数体系中,两个单位虚数的乘法结果依赖顺序:

$$
ij = k, \quad ji = -k
$$

这意味着:

$$
AB \neq BA
$$

这在当时是惊人的发现。它直接 挑战了自古以来算术中“乘法可交换”这一根本公理
但哈密顿坚持:> “只要逻辑自洽、封闭完备,就可以成为新的代数体系。”

于是,“非交换代数”这一新的思想诞生了。

这种思想的影响极其深远:

  • 矩阵代数线性变换 的乘法是非交换的;
  • 李群与李代数 的结构建立在非交换性上;
  • 量子力学 中的算符(位置与动量)同样不满足交换律。

四、从四元数到矢量代数的抽象化

后来,人们从四元数代数中 抽离出虚部,形成独立的“三维矢量空间”:

$$
\mathbf{a} = (a_1, a_2, a_3), \quad \mathbf{b} = (b_1, b_2, b_3)
$$

定义:

$$
\mathbf{a} \cdot \mathbf{b} = a_1b_1 + a_2b_2 + a_3b_3
$$

$$
\mathbf{a} \times \mathbf{b} = (a_2b_3 - a_3b_2,\ a_3b_1 - a_1b_3,\ a_1b_2 - a_2b_1)
$$

这些定义继承了四元数的几何意义:

  • 点乘 衡量两个向量的夹角(投影关系);
  • 叉乘 衡量两向量张成的面积及其方向(右手法则)。

📘 因此
现代的矢量代数实质上是四元数代数在三维空间中的「简化投影」。


五、公理自洽与数学勇气

四元数的诞生不仅创造了新运算,更重要的是:

“公理并非必须符合直觉,只要体系内部逻辑自洽,就可以成为新的数学世界。”

这开启了近代数学的公理化与抽象化道路:

  • 希尔伯特提出“数学以公理为基础”;
  • 罗素与怀特海在《数学原理》中形式化算术逻辑;
  • 现代计算机科学的类型论与逻辑系统,皆建立在自洽公理体系之上。

四元数因此不仅是代数的里程碑,更是“思想上的解放”:
从“自然直觉的算术”走向“自洽逻辑的系统”。


六、结语:从代数到思想

点乘与叉乘看似只是物理工具,
实则是一次 代数学思想的结晶

它们源自四元数这一非交换代数系统的结构分解,
见证了人类在数学上敢于打破旧公理、重建新体系的勇气。

从四元数到向量代数,
从交换律的打破到公理的自由——
这条道路本身,正是数学从经验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壮丽旅程。

[!quote] 摘要
四元数通过打破乘法交换律,建立了自洽的代数体系,从中自然分离出点乘与叉乘的规则。这一创新不仅奠定了现代矢量代数的基础,也推动了公理化与抽象化数学思想的发展。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25391

相关文章:

  • 【算法深练】分组循环:“分”出条理,化繁为简 - 教程
  • java学习日记10.5
  • 【JNI】JNI基础语法
  • 【EF Core】通过 DbContext 选项扩展框架
  • 从Chrome渲染器代码执行到内核:MSG_OOB漏洞分析与利用
  • assistant-ui
  • 20251006 之所思 - 人生如梦
  • C# Avalonia 16- Animation- RotateButton
  • 2025 十一集训
  • 汇编实验3
  • 20251005 模拟测 总结
  • 基于Python+Vue开发的体育用品商城管理系统源码+运行步骤
  • 完整教程:Microsoft Word使用技巧分享(本科毕业论文版)
  • (转)The Ten Commandments of Digital Cotrol(Part1)
  • ctf逆向常见算法----base64
  • 02020409 EF Core基础09-一对一、多对多、EF Core基于关系的复杂查询
  • 02020503 EF Core高级03-分页查询、IQuerable底层的实现形式、DataReader、DataTable、EF Core中的异步方法
  • 02020502 EF Core高级02-IQuerable会延迟执行、分部和动态构建IQuerable、IQuerable的复用
  • 在 PyCharm 中,环境:bert_env , 执行 import wandb 报错。但是,在CMD窗口,环境:bert_env , 执行 import wandb 正常。
  • Linux_T(Sticky Bit)粘滞位详解 - 详解
  • P2831 [NOIP 2016 提高组] 愤怒的小鸟 题解
  • 库存中心(三层库存模型)
  • Valley靶机渗透实战:从凭证复用到Python库劫持
  • 10.05模拟赛反思
  • MariaDB收购SkySQL增强AI与无服务器能力
  • 单片机寄存器的四种主要类型! - 实践
  • TDengine 高级特性——读缓存
  • 非合作博弈之软性均衡:东方智慧与西方理论的融合框架
  • 如何快速搭建spring-boot工程 - murphy
  • Ai元人文:东谈西论——非合作博弈之软性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