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会说下,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终极影响。这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恐怖的进步速度!
我记得过年的时候,这个机器人还和帕金森一样转手绢。但是今天看,他已经可以后空翻,踩墙后空翻。而且,他的手基本上已经和人手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详细大家都能感觉出来,他越来越像人了。按照这个速度进步下去,有一天,他跟人基本上没有差别,你不看他脖子上的工作证,根本区分不出来这个是真人还是机器人。当然了,响应的,对人类的冲击,会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高级的知识分子的活动。有一个哥们,脑袋疼,看了各种各样的医生,依然治不好自己的病。结果最后这个哥们把自己的检验报告直接送到chat-gpt上,直接就给诊断出来了,是一个基因突变,只要补充一种维生素和一个特别便宜的药就可以。结果,两个月后,这个哥们的病直接好了。这里AI的作用比人类还药有用,说的在直接一点,因为人类的生理极限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每个医生都只能在自己的专业里面努力,脑科就是脑科,眼科就是眼科,根本没有什么跨学科的全才。可是对病人来说,他在不会彻底的诊断出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那么这个里就有一个悖论,医生的经验的局限性和有效性,受到了质疑,chat-gpt做为一个全学科的天才,能够从蛛丝马迹的信息中,诊断出患者的病,本质就是因为涉猎的范围大。在这个智能体里面,根本没有学科之分。能从蛛丝马迹里面,找真正的病因。而不是,让医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面去猜,医生不擅长就找不到病因。
在说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例子。就说我自己,在以前,如果不是增删改查的代码,基本上没有什么效率,如果说真有什么效率,那也是在人家开源的代码上,跟老牛一样,一行一行的改。如今,只要把代码粘贴到chat-gpt里面,让他一行一行的注释,然后把自己的需求说出来,就可以把90%以上的代码固定下来。剩下的代码,基本上,可以不动。不客气的说,至少把原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在说一个制造业的,我的一个前同事,做视觉识别的,之前一碰到复杂一点的结构,做识别就难如登天。现在使用分割识别算法,就是把复杂结构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小块。然后对比一个一个小块的相似程度。来判断产品的合格度。以前个把月的工作,现在基本上可以两三天内完成。在算法上面的工作基本上可以97%左右,使用生成的代码。
AI带来的自动化的工作效率提高,最终会让所有高级文字知识分子,和电脑编程设计领域的知识分子,99%以上的失业。剩下的1%的领域,无论如何都攻克不了的,是艺术成分。这里面,是因为人类对艺术这一个变化的需求。艺术领域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里面就是在暗示,差异,这个艺术领域最大的价值所在。现在AI本质还是在模式识别。艺术的本质,还是反模式的,这种基因上的差距没有办法。所以,如果有艺术细胞的码农,将来还是很有前途的。
所有的以上,都在说两个事情,一个是极致效率之后,生产活动中人类的摒弃。必须把人类淘汰掉,比如前面说的医疗。人类受到本身数据量的限制造成的偏执诊断。
这类的工作,人类成了效率和正确的敌人,必然被淘汰。还有一个事情就是,体力搬砖领域对人类的选择性淘汰。比如前面说的,人型机器人出现后,工厂里面,搬砖,大螺丝,和装车卸货这类的工作,只要有一个现场监督人员即可。体力活动,消失的可能要少一些,但是技术含量低的体力活动,可能会全部消失。但是装修工人,可能是未来10年,最赚钱的体力活动,其中技术的含量比较高。
所以,如果有码农被失业了,我真的不建议去找类似的工作。找一个装修类的工作,真的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反而是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