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方格图路径计数 dp 的反射路径优化

很拗口的名字,其情景是这样的:

我们有一个点 \(B(n,m)\),需要求原点 \(A\) 到这个点的路径条数(限制只能向右、上走)。

平凡的题目做法很简单,我们一共走 \(n+m\) 步,其中 \(n\) 步向右,方案数 \(\binom {n + m} n\)

但是进阶版的题目会给出一些限制,比如给出两条直线,要求不能碰到这两条直线。

如下图:\(n=6,m=3\),不能碰到 \(l_1:y=x+1,l_2:y=x-4\)。那么我们的路径有以下可能,箭头表示方向。

Part 1

我们正难则反,考虑容斥,扔掉那些碰到 \(l_1, l_2\) 的路径,从简单入手,先考虑碰到 \(l_1\) 的直线,如图中黑色线:

但这个碰到 \(l_1\) 太神秘了,而且原点和 \((n,m)\) 都在一侧,这让我们很难办,那我们如果有一个在 \(l_1\) 上方的点,此时,我们一条从原点到这个点的路线一定是经过 \(l_1\) 的。

我们考虑将碰到 \(l_1\) 的直线与这样的路径相对应,或者说用这种路径来生成所需路径。

我们发现,我们将原本路径从第一次碰到 \(l_1\)以后的部分都关于 \(l_1\) 做翻折(这个是否第一次不重要,只需要固定一个位置开始翻),形成图中紫色路径。那么,得到的路径终点为 \(B\) 关于 \(l_1\) 的对称点 \(B'\),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一一映射,也就是只需要对原点到 \(B'\) 的路径计数即可,这同我们开始提到的平凡做法。

只碰到 \(l_2\) 直线同理,将 \(B\) 关于 \(l_2\) 对称得到 \(C\) 即可。

我们成功地分别算出了碰到 \(l_1\)\(l_2\) 的方案数。

Part 2

我们定义一个序列,\(1212122211121 \cdots\) 表示路径碰到两条线的整个顺序。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分别计算出序列中含有 \(1\)、含有 \(2\) 的个数了。同时,我们发现连续经过一条直线多次的情况已经被涵盖,那么下文讨论的序列都是将连续的 \(1\)\(2\) 缩成一个之后的序列。

\(f(S)\) 碰线序列包含子串 \(S\) 的序列集合。答案应为:总情况数 - 碰到 \(l_1\) - 碰到 \(l_2\) + 既碰到 \(l_1\) 又碰到 \(l_2\)。即:

\[\begin{align*}Ans &= 总情况数 - |f(1)| - |f(2)| + |f(1) \cap f(2)| \\ &= 总情况数 - |f(1)| - |f(2)| + \left( |f( 1,2)| + |f(2, 1)| - |f(1,2) \cap f(2, 1)|\right) \\ &= \cdots\end{align*} \]

以此类推,每次拆开最后一项,那么最终得到:

\[\begin{align*}Ans &= 总情况数 - |f(1)| - |f(2)| + |f(1,2)| + |f(2,1)| - |f(1,2,1)| - |f(2,1,2)| + \cdots \\ &= 总情况数 + \sum _ s (-1) ^ {|s|} \times |f(s)|\end{align*} \]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算出所有的 \(f(s)\),其中 \(s\) 是一个 \(1\)\(2\) 交替的序列。

Part 3

依旧从简单入手,我们考虑从 \(f(1,2)\) 开始算,并推广。

我们考虑刻画这种情形,如下图:

这是一个先经过 \(l_1\) 后经过 \(l_2\) 的路径,类似地,(但是注意要倒着来,可以解释为“生成”操作的逆)我们先将其对 \(l_2\) 对称(绿色),再对 \(l_1\) 对称(粉色),得到一个从原点到 \(C'\)\(C'\)\(C\) 关于 \(l_1\) 的对称点)的路径,这也是好算的。

那么可以推广出一个 \(f(s)\) 的算法,即我们倒序枚举 \(i\),将 \(B\) 关于 \(l_{s_i}\) 翻折。这样得到最后的点后用 \(\binom {x+y} x\) 即可算出。

Part 4

总结一下算法流程。

因为我们算 \(f(s)\) 要从后往前算,那么我们干脆直接从后往前来拆。

我们分两种情况,分别是 \(s\) 序列最后一位是 \(1\)\(2\)

对于最后一位是 \(1\) 的所有 \(s\)

  • 我们将当前点按照 \(l_1\) 翻折,得到的点 \((x,y)\),将 \((x,y)\) 的贡献乘上系数 \(-1\) 加入答案。

  • 我们再将其按照 \(l_2\) 翻折,得到的 \((x',y')\) 贡献,乘上系数 \(1\) 加入答案。

  • \((x,y)\) 不到第二、三、四象限的条件下重复以上步骤。

(系数是由 Part 2 的容斥式子中 \(|s|\) 决定的)

这样我们可以扫一遍算出所有最后一位是 \(1\)\(s\) 的贡献。

那么对于最后一位是 \(2\) 的也类似,只是交换 \(l_1,l_2\) 的位置。

Part 5

分析一下复杂度,发现我们的复杂度由翻折的次数决定。

我们发现,每次翻折都至少使得 \(\min(x,y)\) 减少 \(1\),那么复杂度是 \(O(\min(x,y))\)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35385

相关文章:

  • 每日反思(2025_10_20)
  • java基础9-面向对象进阶
  •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 身份运算符
  • 位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赋值运算符
  • 算术运算符
  • Inno Setup 打包脚本模板
  • LCR 155. 将二叉搜索树转化为排序的双向链表
  • 解释这些区块链核⼼概念:区块、交易、Merkle Tree、共识机制(PoW、PoS)、Gas Fee 原理1
  • Claude code cli 的think mode到底是啥?
  • 【VM虚拟机共享主机代理】2025年10月20日可以pass的一些配置
  • 玄机——Linux后门应急
  • 2025/10/20
  • UI弹窗遮罩屏蔽触发事件的处理
  • newDay13
  • 小整数的地址
  • 概率论
  • 一次XFS死锁问题分析
  • P11150 [THUWC 2018] 字胡串
  • 推荐系统与机器学习在会员服务中的应用
  • ManySpeech.MoonshineAsr 使用指南
  • 日志|JAVAWEB|maven
  • QT_基础
  • 2022 ICPC Hangzhou G and 2022 ICPC Jinan
  • C++在类定义内的函数包含static代表什么含义呢?
  • 2025/10/20~2025/?/? 做题笔记 - sb
  • 10-20 Extra-Problem 总结
  • ansible底层文件传输机制中默认模式遇到权限拒绝后启用管道模式可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