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努力的轨迹,通往成长的旅程——赵欣彤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 赵欣彤。以下是我对自己的介绍。
📚 学习方面
🤝 团队精神
擅长团队合作,向上明确任务,向下传达安排任务并完美完成自己的任务。负责2次实践论文,共收集有效问卷500+采访20+,均被评为优秀论文。
🗣 善于沟通
我认为任务的成功绝不仅仅靠学生闭门造车,更需要积极推动进度并与老师持续沟通,及时调整方向、吸收指导意见。
🌟 感受学习的意义
在日常学习中,我会遇到非常多的挑战,很多事情我会搞得一团糟,错过交作业时间、第一次物理实验什么都不会做紧张的手都在抖、查到一门课的绩点只有2.5但同学们都是4+…可是我最大的优点就是,越是想要越会努力,我喜欢大学学习,喜欢自己安排生活和学习时间,如果成绩考的不好,下一个学期我会反思,一定会进步,如果不会做实验,课下多跑两三趟办公室拜托老师给实验报告提意见,最终拿到4.5分,总之,我现在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幸福的,对我来说,绩点只是结果,我更享受从努力到进步的整个过程。这是我能够持续学习的最大动力。
✍️ 学习中的一些经历
- 🔄 转专业的历程
我转专业转了三次,从大一下随大流报了一个转到,到大二上报机械专业,面试绩点排名全过,未选修过大学物理被拒。终于大二下,不想延毕的最后一次机会,转到自动化。
我不想炫耀自己绩点多高,这对大家没有意义,对我也没有,这只是努力的结果,也是下一阶段努力的入场券。但我永远记得,当大二上结束的那个寒假,我考了全班第一名,面试过了,全家人都以为我可以转到机械方向,结果教秘老师发消息通知,没有过,因为我没有修复过那门课程。爸爸妈妈本来已经和朋友约好去玩,到半路,收到我转专业失败的消息,他们半路又回来,说,“我们帮孩子看看路”。我特别伤心,为自己轻信群里的通知,为自己没有问过足够的人,没有到机械学院确认自己能转。
最后大二下也就是现在成功了,补课很累,但这是我尽全力才能得到的努力的机会。从来没有想过成功会怎样失败会怎样,我只相信努力的力量。 - 🧩 团队管理的经验
其实组织一个团队,组长要做的工作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在团队这方面我确实吃了不少亏,主要是两方面,任务分配和任务验收。
如果没有提前说明工作,以及工作需要完成度。比如问卷必须200份以上,论文必须文要对题等,组员们没有高要求的心理预期,那就不会好好完成工作。毕竟大家目标不一样,本来以为写完就行了,没想到还要100分,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提前说明任务量和任务要求,和明确任务分配一样重要。
任务验收也是,就算明确任务要求,组员们也不一定能get到呀?有一次晚上十二点,我们被迫开会,我从开头题目开始讲论文思路,讲了半小时,大家都累坏了…可努力是值得的,我们的论文被选为优秀论文,老师特意说我们非常认真而且非常严谨,工作量很大。我们的付出会被看到。
💻 能力方面
- 🎨 PPT 与海报制作
多次在组内负责 PPT 设计,参与过三次 A 类大赛并获校级以上奖项。 - 🗣 展示与答辩
负责过 5+ 次答辩,具备 A 类大赛经验,答辩风格简洁有力、节奏掌握得当。 - 🔍 专业能力
熟练进行资料检索与论文整理,擅长信息汇总;有一定 Python 编程基础,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生活方面
💃 热爱运动与舞蹈
我坚持舞蹈训练:一周三次 1.5 小时小练习、两次 3 小时大训练,已持续一年,舞队曾冲入省赛两个节目。
平时每周跑量超过 30 公里,体测 800 米可加 5 分,两学年体测成绩均在 95+。如果有同样热爱运动的同学,欢迎一起交流。
📖 喜欢读书与自我调节
学习虽然辛苦且孤独,但我通过读小说、看历史类视频和美剧来缓解压力,保持内心的平衡。自我激励和坚持是我长期学习的支撑。
🚀 探索自我极限
我喜欢挑战和探索自己的边界:体重能控制到什么程度、能攒下多少钱、能努力到什么水平。
结果不重要,看到自己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平时也会研究高性价比的日常餐饮,比如一些便宜又健康的“薅羊毛”订单,既满足减脂需求又省钱。
🌟 课程期待与自我定位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希望能够秉持 学习、交流与共享 的精神,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相互启发、一起进步。
我希望自己在团队中能 担当不划水的角色,真心投入项目,对队伍的工作产生情感与责任感。
不仅追求结果,更重视合作和成长的过程,让每一次付出都能转化为新的经验和价值。
🌟 结语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与大家一起合作、探索、成长,完成有价值的项目,也收获珍贵的团队经验与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