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指南:AI Agent开发平台如何设计?核心架构与工作流实战案例详解
引言
AI Agent制作平台原型该怎么设计?如今企业对AI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让客户用更低的成本去搭建自己的智能体,并且能跨应用打通完成自动化协作,是这类产品经理需要重点思考的挑战。本文深度解析了墨刀素材广场的一个企业级AI Agent开发平台原型案例,对核心页面的设计思路进行拆解,希望能为同类AI Agent平台的原型设计提供参考。
一、AI Agent制作管理后台原型案例拆解
整个原型后台顶部为一级导航,包括“对话”“空间”以及快捷创建智能体入口,下方左侧为二级导航栏。
1. 对话页
在“对话”模块下,左侧二级导航顶部设有“新建对话”按钮,下方依次列出常见AI能力:AI搜索、AI编程、AI写作、AI智能体、图像生成等;其下为历史对话列表。
右侧主内容区展示AI对话界面:在简要介绍后,展示热门AI能力(如协作助手、图像生成、AI搜索、AI博客、AI阅读、PPT制作等)。中部为输入区,支持消息发送和文件上传;下方则以卡片形式展示AI生成成果,分类涵盖推荐、热门、市场调研、PPT制作、办公写作、自媒体创作等,还附有“做同款”引导。
2. 智能体
在“我的空间”中,左侧导航含有智能体、工作流、模型管理、MCP服务、插件服务、知识中心、数据源、任务调度、数据统计和框架设置。
智能体页面支持创建与发布,右侧主区域以卡片形式展示所有智能体,卡片上标注发布状态,并提供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页面顶部设有“全部/已发布/未发布”分类Tab,右上角有“创建Agent”按钮。
点击任意卡片进入详情页,左侧为设置执行区(角色设定、回复逻辑、开场白、提问引导、追问规则等),右侧为测试区,支持实时预览与对话体验。
3. 工作流
工作流模块以列表形式展示各个流程信息,含发布状态和启用状态,可查看基础信息、进行编辑、复制、删除。
进入编辑页后,左侧为节点工具栏(支持搜索与一键添加),右侧为工作流面板,流程结构包括大模型调用、意图分类器以及多分支处理逻辑。例如:
- 意图1:代码编辑插件 → 选择器节点 → 代码/消息节点 → 变量合并 → 结束
- 其他意图:对话节点 → 文件读取节点 → 知识库 → 调用插件/智能体 → 结束
支持在工作流中添加节点,页面右上角提供发布、运行、运行日志、历史版本等操作按钮。
4. 模型管理
模型管理模块细分为模型中心、模型调优、模型数据、模型测评四个部分。在模型中心页面,顶部有搜索框和“新增模型”快捷按钮,下方以卡片形式展示模型,卡片内容含名称、编码、简介与标签例如“标准模型”,以及查看详情按钮。
模型测评页面以列表形式展示测评任务,支持新建流程:选择测评对象 → 准备测评信息 → 设置测评规则,并进行参数配置。
5. MCP服务
MCP服务页面顶部左侧为“创建MCP”按钮,右侧为搜索框;下方以卡片形式展示MCP服务,卡片标注状态标签如“待发布”,内容含简介、来源、更新时间、工具数量。卡片执行按钮包括删除、发布、编辑,分别用红色、白色、蓝色区分防止误操作。
进入编辑MCP服务页后,左侧为工具栏(罗列各类软件如插画知识库、话题搜索分析、语义解析等),右侧为工具安装区,顶部支持测试与发布,下方显示设备设置项。
6. 插件服务
插件服务模块在页面中区分插件广场与我的插件两个Tab,插件广场细分为知识问答、办公程序、图像处理、生活服务、数据分析、命理推算等,支持筛选与搜索。插件卡片上给予自动解析和立即利用功能。
7. 知识中心
知识中心板块展示所有知识库,页面顶部有搜索栏和创建知识库按钮,下方以卡片形式展示知识库,含标签、文档数量、最近编辑时间与创建人。卡片上有“上传文件”功能。
8. 数据源
数据源页面以列表形式展示数据源信息,含有名称、描述、类型、表数量、引用次数、更新时间,帮助编辑、复制、删除。点击数据源可进入详情页,帮助编辑数据表和导出。
9. 任务调度
任务调度页面顶部设有“新增任务”按钮,右侧为类型筛选与搜索框。下方列表展示任务信息,含优先级(低/中/高)、状态(未开始、进行中、已完成、暂停、失败、终止),可以对任务的优先级状态一目了然,并提供启动、暂停、重试、编辑、删除等操作。
10. 信息统计
在数据统计页面,采用可视化图表展示核心数据。顶部为AI Agent在线状态、成功率、今日任务、平均响应时长。下方有五个数据卡片:智能体数量、工作流数量、知识库数量、用户满意度、错误率;下方左侧为Agent、工作流、知识库的运行和应用情况柱状图,右侧为最近异常消息提醒,按照紧急、警告、信息等优先级依次展示,承受飞快处理。
11. 系统设置
在系统设置模块,可进行成员与权限管理。页面顶部提供“添加成员”“转让空间”“删除空间”操作,下方为所有成员列表,含用户名、账号、角色、加入时间,支撑移除用户与团队管理操作。
二、AI Agent管理后台原型案例合集
1. AI智能体应用编写平台
该案例融合大模型能力与业务场景,通过提供一系列的工具、框架和基础设施,降低复杂AI应用的制作门槛。
2. Al Agent智能体低代码开发平台
AI Agent智能体开发平台,利用API或SDK,将AI智能体集成到业务系统。支持智能体、应用、市场商店、插件、工作流、技能、知识库配置等效果。
3. AI Agent智能体管理后台
面向用户端,覆盖概览、插件管理、知识库、Agent管理、模型广场、Prompt工程、体验中心、调用与付费统计、模型管理等模块。
三、AI Agent后台管理系统设计总结
通过对AI Agent后台原型案例的拆解,我们可以提炼出几个值得借鉴的设计要点:
1. 工作流驱动的业务逻辑
与传统后台不同,AI Agent通常得处理复杂的多轮逻辑。通过工作流面板,把大模型调用、意图分类、插件执行串联起来,可以清晰地描绘智能体的思考和执行过程,便于快速迭代和调试。
2. 模型与材料的闭环管理
AI Agent离不开模型和数据支撑,后台中的模型管理、测评、调优,以及知识库、数据源部署,构成了完整的训练与验证闭环。这让企业既能快速试验新模型,也能在生产环境中保障稳定性。
3. 插件与服务的生态化扩展
单一的智能体功能有限,但通过插件市场、MCP服务等机制,行不断扩展Agent的能力。后台在这里不仅是管理界面,更像是一个“能力集市”,帮助用户灵活组合出适合自己业务的智能体。
4. 全链路监控与运维可视化
AI Agent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响应超时、调用失败或逻辑异常等情况。后台通过任务调度、运行日志、异常提醒等能力,确保智能体在“上线”后可控、可管、可追溯,避免成为黑箱。
优秀的AI Agent后台是把对话、模型、工作流、插件、数据等要素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里,帮助企业跑通从构建到运维的全链路。
结语
本文分享的AI Agent开发后台管理系统原型是一整套贯穿构建、部署、运维与扩展的能力体系,借助学习和复盘这类高保真原型设计案例,产品经理才能更好地理解AI Agent开发全流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忙。
注:文中分享的案例均为墨刀素材广场公开案例,仅用于交流学习,无其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