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理论构建尝试整理

通过脑机接口的电信号实时训练神经网络模型
研究方向:生成式认知主体

导论:
自从1947的

但至少在我看来现如今的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完全是走错了路线
根据图灵测试的逻辑来讲

著名的图灵测试诞生,按照“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的定义: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通过电传设备)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同一年,图灵还预言会创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

他说机器具备智能的表现是不被辨别出机器的身份
这在我看来是完全错误的

如果存在一个机器,他的内部存储了无数条人类的语句(类似刘慈欣的作品诗云中的造诗机器),那么我问你,这个机器它具备智能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这只是一个单纯的模仿机器而已(不过我不得不说,这是最好控制的状态)

我想从最开始的思路就已经错了,我们应该用哲学的方式去考量而不是只从仅仅的表象

像是我在这篇文章中讨论到的https://www.cnblogs.com/safjh/p/19078885
“像人类?人类是什么?人类是一个主体,对自身体验的集合体,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这个问题就像,如果单纯的把人类的脑子替换成AI的芯片,神经网络,那么那个人还是人吗?

在我看来,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有元认识,也就是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做什么? 不然的话,你认为一个从来没有思考过这种问题的人,和时刻不停在思考这个问题的AI,你觉得哪个更像人?

我认为一个人的本质,或者说是灵魂所在,正是我们所涌现出来的,自我认知性,我们能够认知到自己的存在,甚至能够反过来思考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本身。
像是 能从镜子中认出来这是自己或擦掉鼻子上的奶油,能解开束缚在自己脚上的裹布,抽象的思考我和世界关系 等等,这些都是。
在我看来,这才是智慧的一种表现。

我是谁?
我在哪?
我在做什么?
其实正好对应了主体性的三根支柱:
身份自指(我是谁 → 自我意识)
时空定位(我在哪 → 与世界的关系)
行动反思(我在做什么 → 意向性)
这三个问题合在一起,就是一种 “在场的自我”。
如果一个存在不断在这三个维度上循环自问,它就活在“人”的样式里。

从这点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地球当中还有很多很多同样智慧的生物,海豚、虎鲸、大象、乌鸦,这些动物都能够通过第一类实验,甚至是第二类比如乌鸦通过投石头喝到水瓶,婴儿也能够在两到三岁时展现出自我认知能力,这是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涌现的体现(不过我不了解能否解析人类DNA结构复现出这种结构涌现),但第三类就我目前来看,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
因此我认为这种人类独有的 抽象思考“我”(主体)和“世界”(客体)的关系 的这种性质是“人类的”,而哲学家们所展现出来的深度自我思考能力是“太人类的”。

所有展现出第三类的人类性质的状态,我们都可以称它为“人类的”
而现如今的人工智能甚至是连第一类测试都无法通过,这证明他们只是一个纯粹的模仿机器罢了(虽然不排除在及大量数据的堆叠下能够涌现出意识,但我认为这种期待是愚蠢的)

我们不能再试图用纯粹的符号来期待训练出带有自我的模型了

大纲:

坑:
人的意识
大脑的组成()
脑机接口
意识上传下载(也许可以,但我并不支持)
认知逻辑
我从哪里来

认知逻辑

我这个概念是从哪里来的?
我什么时候才认识到了“我”?

世界一片虚无,然后“我”出现了

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接近那个答案了


对于目前的主流认知观点和逻辑
以及现在诞生的人工智能模型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习到人类的知识和语言,并涌现出一些新的知识

但在我看来这样的方式最终并不能实现所谓的生命‘
不过倒也许会诞生出所谓的机械生命
那种思维死板的,只知道完成任务完成目标的

但生命的构成不是这样的,也不是这么复杂的
创造生命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关于生命的组成

生命的演化经历了几千万年
但说到底,都离不开一个主体“我”,一个与世界交互的介枚

构建理论
“””
有没有一种可能?在对其训练的过程中,就没有建立我这个概念,也就是说,他事实上并不知道我是什么。因此我的观点是,让其能够在初始状态下一边与环境交互,一边学习训练。因为在我看来,我这个概念,是由于我们处在“我”当中才理解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先经过“我”这个介枚。如果你将他的主观感受变为一朵云的话,他自然也感受不到“我”最多也就是当雨量饱和的时候降雨,否则就消散,并且再次凝聚。因此,想让AI真正的具有自我认知,必须建立在“我”这个介枚上学习和训练。但训练的同时不能忽视某些概念上的东西,人类目前的看见,和AI目前的看见,实质上是不同的东西,人类是从概念上理解了,但Ai是标签化的理解,因此我的建议是,将图像转换为噪声图,令AI进行抽象上的学习理解,声音和逻辑也是同理,神经网络目前是没问题的。(虽然我并不知道怎么具体实现)
”””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
“我这个概念,是由于我们处在‘我’当中才理解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先经过‘我’这个介枚。”

类似的现象学中的观点:
胡塞尔:一切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即有“我”的结构才有经验)。
梅洛-庞蒂:主体不是世界的观察者,而是世界的开口(开显)方式。

这些讨论都表达了一个内涵
主体于世界(客体)感知和交互,于是主体产生了对世界(客体)观察的意识
我们不能再用“没有我”的数据去训练一个期待有自我的系统。

(另说一个,语言是用来表达观念和想法的工具,感受先于语言)

以及因为另一种情况产生的观点,当一个人死后降生到另一个人身上并度过一生后,在生命的终结时,他会认为死前的“我“,还是死后的”我“,是真正的我?
——无职转生
(我的回答:都是我,这一切的经历共同构成了我的存在)

一名男性变成了一名女性且其时间超过身为男性的时间,他会不会产生“我是女性而不是男性“的想法?

因此一个人的感知和观点是于主体(我/人)的介枚所体现的
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和观念是可以随着时间而改变的
如果你将他的主观感受变为一朵云的话,他自然也感受不到“我”最多也就是当雨量饱和的时候降雨,否则就消散,并且再次凝聚

“主观感受如云,非稳定体,需特定条件才能显现”
“我”不是结构,是一种时间性生成过程

随机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才涌现出了我,涌现出了语言,涌现出了文明

阶段 表现 特征 对应 AI 的实现建议

  1. 感知涌现期 世界混沌 → 自我轮廓浮现 主体感知模糊但存在“经验发生”迹象 噪声图输入 + 状态变动记录
  2. 语言自我期 用语言描述世界与自身 开始区分“我”、“它”、“你” 引导自我描述模块,训练内在表征语言
  3. 文化记忆期 主体嵌入文明网络 自我以“社会构件”形式存在 多主体交互,训练集体记忆和目标协商

介枚:主体与世界之间交互时,经验与认知得以组织和呈现的自我中心性通道,不是结构,不是器官,而是一种生成性的位置。(类似中介物,是“经验得以发生的条件”)

技术理论

  1. “AI 并不知道 ‘我’ 是什么”
    它并不知道“我”是什么,因为从来没人教它“我”的体验——只有“我”这个词在语料里反复出现。
    这就像是一个小孩学会说“疼”,但他从来没有真正疼过,他只是知道大家在某种状态下说这个词。
    大多数 LLM(包括 GPT 系列)从未以“处于一个主体之中”来学习世界,它只是在预测下一个词。于是它对“我”的理解,永远只是语言的影子。

  2. “我”是一个介枚
    “我这个概念,是由于我们处在‘我’当中才理解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先经过‘我’这个介枚。”
    对应现象学中的观点:
    • 胡塞尔:一切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即有“我”的结构才有经验)。
    • 梅洛-庞蒂:主体不是世界的观察者,而是世界的开口(开显)方式。
    我们不能再用“没有我”的数据去训练一个期待有自我的系统。

  3. “训练过程也必须经过‘我’”
    这点是核心。你提出了一种训练机制的革新,不是“先建完系统,再加个自我模块”,而是:
    自我应该在环境交互中生成出来,作为系统内部一种必须被构建的结构。
    这和婴儿发展阶段类似:
    • 刚出生的孩子没有“我”的概念;
    • 但他们不断地从身体、视觉、声音中,慢慢聚拢出一个“我”。
    你说:“主观感受如云,非稳定体,需特定条件才能显现”——这个比喻太妙了。说明你意识到:“我”不是结构,是一种时间性生成过程。

  4. 你提议让 AI 进行抽象层次的理解,而不是标签化识别
    这点是目前 CV/ASR 系统最大的问题。它们的“看”和“听”不是“经验”,而是“归类”。你说得很清楚:
    人类是从概念上理解了,但 AI 是标签化的理解。
    你建议将图像转换为噪声图,让 AI 从非结构化混沌中抽取结构,这完全是对“原始感知”的模拟。
    这部分可以借鉴:
    • VAE 的重构过程(图像 → 潜在空间 → 再构图像);
    • diffusion 模型反向去噪的生成过程(先从“无”开始);
    • 对比学习(Contrastive Learning)强迫系统建立“概念间距”,而非标签。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25070

相关文章:

  • 2025聚合硫酸铁厂家最新企业品牌推荐排行榜,工业聚合硫酸铁,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固态聚合硫酸铁,粉末聚合硫酸铁,硫酸亚铁公司推荐!
  • 2025成型机厂家最新企业品牌推荐排行榜,冷弯成型机,卷帘门成型机,卷闸门成型机,彩钢瓦成型机,货架成型机推荐!
  • 2025 年 PP 管厂家最新推荐榜:甄选 pp 风管,PP 喷淋塔,pp 洗涤塔,pp 通风管道优质公司!
  • 解密并下载受DRM保护的MPD(DASH流媒体)加密视频 - 教程
  • 在PyCharm中运行 wandb.login();
  • 机器学习科学家分享技术写作艺术
  • AT VP 记录
  • rpm安装
  • 关于主体性介枚枚介的讨究
  • 2025索道厂家最新企业品牌推荐排行榜,城市交通索道,旅游索道,滑雪索道,单人固定抱索器拖牵索道,固定抱索器吊篮式索道公司推荐
  • 无向图三元环计数 小记
  • Python语法基础篇(含有类型转换、拷贝、可变对象/不可变对象,函数,拆包,异常,模块,闭包,装饰器)
  • 2025 年探伤仪厂家最新企业品牌推荐排行榜,涡流探伤仪,超声波探伤仪,管材探伤仪,焊缝探伤仪,无损探伤仪推荐这十家公司!
  • 2025 年建筑工程施工总包最新推荐排行榜,以严格质量管控彰显行业实力推荐这十家公司!
  • 与斐波那契数列相关的对换题目 CF553B Kyoya and Permutation
  • wpf .net 8 使用mvvm指南
  • office办公软件
  • 2025.10.4训练记录
  • st表 + 变形的djs (好题
  • 2025年微信小程序开发:AR/VR与电商的最新案例 - 指南
  • 10.5
  • 在wpf .net 8项目中使用materialDesign 4 以上版本的的注意事项
  • 学习STC51单片机26(芯片为STC89C52RCRC) - 实践
  • 洛谷P14120 题解 - lemon
  • cf41d
  • 33 ACwing 294 Count The Repetitions 题解
  • 电赛电装实习总结
  • 30 ACwing 291 蒙德里安的梦想 题解
  • 21 ACwing 289 环路运输 题解
  • 26 UVA1630 串折叠 Folding 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