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级别最高的LAN Area(内网);
安全级别中等的DMZ区域;
安全级别最低的Internet区域(外网)。
三个区域因担负不同的任务而拥有不同的访问策略。
1.内网域
分类:单域、子域、父域、域树、域森林、DNS域名服务器
“域”是一个有安全边界的计算机组合(一个域中的用户无法访问另一个域中的资源),域内资源由一台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DC)集中管理,用户名和密码是放在域控制器去验证的。
优点:通过组策略来统一管理。
单域:即只有一个域的网络环境,一般需要两台DC,一台DC,另一台备用DC(容灾)
父子域:类比公司总部和公司分部的关系,总部的域称为父域,各分部的域称为该域的子域。使用父子域的好处:
• 减小了域之间信息交互的压力(域内信息交互不会压缩,域间信息交互可压缩)
• 不同的子域可以指定特定的安全策略
父子域中域名使用一个.表示一个层次,类似于DNS域名表示方式,子域只能使用父域的名字作为域名后缀
域树:多个域通过建立信任关系组成的集合。若两个域之间需要相互访问,需要建立信任关系(Trust Relation),通过信任关系可以将父子域连接成树状结构
域森林:多个域树通过建立信任关系组成的集合。
域名服务器:实现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由于域中计算机使用DNS来定位DC、服务器和其他计算机的,所以域的名字就是DNS域的名字。
内网渗透中,大都是通过寻找DNS服务器来确定域控制器位置(因为DNS服务器和域控制器通常配置在一台机器上)
域内权限:
• 域本地组:
• 多域用户访问单域资源
• (访问同一个域),主要用于授予本域内资源的访问权限,可以从任何域中添加用户账号、通用组和全局组。域本地组无法嵌套在其他组中
• 全局组:
• 单域用户访问多域资源
• (必须是同一个域中的用户),只能在创建该全局组的域中添加用户和全局组,但可以在域森林中的任何域内指派权限,也可以嵌套在其他组中
• 通用组:多域用户访问多域资源,成员信息不保存在域控制器中,而是保存在全局编录(GC)中,任何变化都会导致全林复制
域本地组:来自全林作用于本域
全局组:来自本域作用于全林
通用组:来自全林作用于全林
本地域组的权限
Administrators(管理员组) ————最重要的权限
Remote Desktop Users(远程登录组)
Print Operators(打印机操作员组)
Account Operators(帐号操作员组)
Server Operaters(服务器操作员组)
Backup Operators(备份操作员组)
全局组、通用组的权限
DOMAIN ADMINS(域管理员组)————最最最重要的权限,一般来说域渗透是看重这个
Enterprise Admins(企业系统管理员组)————最重要的权限,其次是去看重这个权限
Schema Admins(架构管理员组)————最重要的权限
Domain Users(域用户组)
通常DNS服务器与域控制器会在同一台机器上
一个域内至少需要两台DC,需要一台用作备份
环境搭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