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天聊一个心理学概念,我觉得非常实用的东西:阿德勒的 "课题分离"。
之前聊过,心理学三巨头: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详情见这篇文章。精神分析我们就不说了,起码原教旨主义就不说了,那个就是邪教。而阿德勒的核心观点课题分离,是我接触心理学之后,觉得最实用的东西。
简单来说就是:分清楚什么是你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
听起来很简单对吧?但是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把这两个搞混了。结果就活得很累,很焦虑,很痛苦。
一、大部分人都在管别人的闲事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烦恼,其实都来自于一件事:想要控制别人。
想要控制父母理解你的选择,想要控制领导认可你的能力,想要控制朋友按你的想法行事,想要控制孩子按你的期望成长。
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些事情真的是你能控制的吗?
父母会不会理解你,这是父母的课题;领导会不会认可你,这是领导的课题;朋友会不会按你的想法行事,这是朋友的课题。
你能做的,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态度展示出来。至于别人怎么想,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事情。
但是我们总是搞反了。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试图改变那些我们根本改变不了的事情。
然后抱怨:为什么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他们不按我说的做?
拜托,这本来就不是你的课题好吗?
二、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
判断标准很简单:这件事的后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比如说,你要不要努力工作,这是你的课题,因为工作好坏的后果,最终由你来承担。
但是领导会不会给你升职,这是领导的课题,因为升职决定的后果,最终由领导来承担。
你要不要孝顺父母,这是你的课题,因为孝顺与否的后果,最终由你来承担。
但是父母会不会满意你的孝顺方式,这是父母的课题,因为满意与否的后果,最终由父母来承担。
你要不要对朋友好,这是你的课题,因为对朋友好坏的后果,最终由你来承担。
但是朋友会不会因此对你好,这是朋友的课题,因为对你好坏的后果,最终由朋友来承担。
看明白了吗?
你只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需要对别人的选择负责。
三、课题分离能解决什么问题?
首先,能解决焦虑问题。
大部分焦虑,都来自于想要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比如说,你担心别人怎么看你。但是别人怎么看你,这是别人的课题,你控制不了。
你能控制的,只是你自己的行为。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至于别人怎么看,那是别人的事情。
一旦你明白了这一点,焦虑就会大大减少。
其次,能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很多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来自于课题混乱。
比如说,父母总是干涉孩子的选择,孩子总是抱怨父母不理解。
但是如果用课题分离来看:孩子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这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会不会支持,这是父母的课题。
孩子只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需要强求父母的支持。父母也只需要表达自己的态度,不需要强制孩子接受。
这样一来,矛盾就会少很多。
不仅仅是矛盾,还有失望也会少很多。失望来源于现实和预期的落差。分清课题,至少你会在把自己欲望架高的时候,马上明白:自己的预期是自己的课题,而别人会不会达到自己的预期,那是别人的课题。
所以——你能做的只有压降自己的预期,而非干预别人的课题,让别人的结果强行达到你的预期。
最后,能解决内耗问题。
很多人之所以内耗,就是因为把精力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
比如说,花大量时间琢磨领导的心思,花大量精力讨好不喜欢自己的人,花大量时间抱怨改变不了的现状。
但是如果你明白了课题分离,你就会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提升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的行为,优化自己的选择。
这样效率会高很多,成果也会好很多。
四、课题分离不是冷漠,是智慧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不是太冷漠了吗?不关心别人的感受?
不是的。
课题分离不是让你不关心别人,而是让你用正确的方式关心别人。
比如说,朋友遇到困难,你想帮助他。
错误的方式是:替他做决定,替他承担后果,然后抱怨他不听你的建议。
正确的方式是:提供你能提供的帮助,表达你的关心和建议,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和后果,都留给他自己。
这样既表达了关心,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
再比如说,孩子学习不好,你很着急。
错误的方式是:天天盯着他学习,替他安排一切,然后抱怨他不努力。
正确的方式是: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但是学习的责任,让他自己承担。
这样既履行了父母的责任,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
五、如何实践课题分离?
首先,遇到问题的时候,先问自己:这是我的课题,还是别人的课题?
如果是你的课题,那就想办法解决。如果是别人的课题,那就放手让别人去处理。
其次,明确自己的边界。
什么事情你会管,什么事情你不会管,要有明确的标准。
比如说,朋友的感情问题,你可以倾听和建议,但是不会替他做决定。
孩子的学习问题,你可以提供条件和指导,但是不会替他承担后果。
再次,学会说 "这是你的选择"。
当别人想要你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温和但坚定地说:"这是你的选择,你自己决定。"
当别人抱怨你不按他的想法做事的时候,平静地说:"这是我的选择,我自己负责。"
最后,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事情。
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提升自己、改善自己、完善自己上面。
别人怎么样,那是别人的事情。你怎么样,才是你的事情。
六、课题分离的边界在哪里?
当然,课题分离也不是万能的,也有边界。
比如说,如果别人的选择会严重伤害到你,那你就有权利保护自己。
如果你有法律或道德上的责任,那你就不能完全放手。
但是在大部分日常生活中,课题分离都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它能让你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有效率。
不再为别人的事情焦虑,不再试图控制控制不了的事情,不再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
专注于自己的课题,做好自己的事情,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就是阿德勒课题分离的智慧。
简单,但是很有用。
试试看,你会发现生活轻松很多。
南国微雪 Miyuki
2025 年 9 月 16 日
封面图
摄影师・画师 | Casey Horner
图源 | Unsplash
本文由博客一文多发平台 OpenWrite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