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大部分人都想当“高潜员工”,包括我,因为高潜员工意味着更好的机会,但是怎么知道一个人是不是高潜员工呢?这个问题一直很困扰我。
于是我去看了一些大厂Leader的发言,结合自身的经历,总结了六条高潜员工的特质,感觉下来,如果能具备一两条特质,就已经很优秀了;如果这六条都具备,那一定是妥妥的王炸级别了。
高潜员工特质一:积极主动
大厂人几乎必看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把积极主动放到第一个优秀的习惯,我认为高潜员工的第一条一定也是积极主动。为什么呢,积极主动就像身体健康一样,是想做成事情的必要前提。
假如一个人一遇到事情就抱怨,一工作就说自己累,一加班就开始骂,这样的人属于应激型,他的情绪始终被外界环境所牵制,那么他始终是被动的,被动就容易被环境改变。
相反,积极主动的人代表了一种态度,更像是一种“气”,一种信念,积极主动的人更愿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即使身处在一个人人骂街的环境,他也能改变自己,要么逃离这个环境,要么调整自己的心态。
积极主动的人从来不会只一味执行任务,而是首先判断这个任务该不该做,这么做有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一定会提出来进行沟通,相比于“怎么做”,他们首先思考“为什么做”。
高潜员工特质二:做到极致
做到极致就是不仅要完成,还要更近一步。
同样是修复问题,有的人只是把问题简单修复下就可以了,高潜人会这些问题记录下来,从问题中总结出规律,这些问题是那些根本原因造成的,这些根本原因能不能通过系统化能力解决。
同样是完成一个需求,普通员工只是希望把这个需求尽快做完就结束了,高潜员工首先会想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这个需求有什么价值,如果没有价值,甚至会直接驳回这个需求。而在做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很多陌生的业务领域知识,每一块他认为应该搞懂的知识可能都会去查清楚。总之,事情大家都会做,行百里者半90,最后能不能做到极致的地方才是拉开差距的地方。
高潜员工特质三:不设边界
张一鸣在工作初期是一名技术,但是后续他经常帮产品解决问题,后面做了产品经理。高潜员工一定是目标导向,现用现学。王兴说过,当前从美国回国创业时候,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也都是买书现学的。
而普通员工过早把自己框在了一个固定框架内:
-
进了体制内,觉得自己一辈子就这样了
-
学了Java编程语言,再也不想学其他语言了
-
只在乎自己遇到的问题,别人的问题置之不理,直到后面自己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世界一直在变化,之前觉得“拥抱变化”是一个很讽刺的词,现在觉得应该“拥抱变化”,拥抱变化是一个积极的心态,尤其是快速发展的当下。
高潜员工特质四:听劝
现在的社会鼓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鼓励大家做自己,这本没有错,但是我认为过分强调做自己可能会带来一个副作用是:越来越听不进去话。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选择不听劝前,不妨先问问自己:如果再过十年,我会不会坚持自己的想法?
之所以认为听劝也是高潜员工的特质,是因为现在工作中的年轻人越来越“犟”了,听不进任何忠言逆耳的话,任何事情都首先从自我出发,如果自己的利益受损就会积极反抗。其实大厂里对于听劝这件事有一个名词叫ego,ego小的人就是“能进去话”,一句很客观的评价,在ego小的人眼里会当成自己的一个反馈(尽管当时很难受),积极复盘改进,在ego大的人眼里,这就是一句PUA,甚至会发到网上去抱怨一通。
高潜员工特质五:落地结果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AI的发展,每个人几乎都知道汇报要用STAR法则,成果要用数字和百分比,这样的包装话术已经成为必备素质,而行动始终是人和人之间的巨大鸿沟。
一个高潜的员工对于一件要做的事,始终能做到以终为始,结果导向,能将目标拆解成可执行的方案,并贯彻落地。即使讲得天花乱坠,最终能不能落地拿到结果才是重要的。
从这个角度说,懂得多其实也没啥用,只是思想丰富些罢了。
高潜员工特质六:系统思维
系统化思维就是对于任何一件事,有系统化思维的人能把它的来龙去脉,整体的框架都像一棵树一样印在脑子里,而与之相反的碎片化思维的人,掌握的都是零散的知识。
就像看一本书,系统化思维的人会先看目录,再看标题,总体把控这本书究竟在讲什么,然后再深入去看,而不是从一开始就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
为什么系统化思维的人会被认为是高潜员工?我认为企业里的业务本身都很复杂,问题也很多,如果不能系统化思考,系统化梳理和定义问题,那么只会被繁杂的工作淹没。
当然了,潜力的高低只是一个感觉,最终能不能落地,有实际的业务产出才是重要的。
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参考文献链接
大厂是怎么识别“高潜员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