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电信”)的数字化业务体系中,API接口数量激增、数据流转复杂、系统间互联密集,传统安全手段已无法精准监测数据流向与接口风险。为此,重庆电信携手全知科技,共同构建“精确高效的API风险监测系统”,以实现接口资产全面梳理、敏感数据精准识别、异常行为智能审计和风险闭环处置。项目运行后,系统平均每日监测流量超200TB,实现100%接口资产识别率与99.5%数据行为检测准确率;越权访问识别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敏感数据泄露事件同比下降85%。该系统不仅有效提升了运营商的数据安全防护水平,也为API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提供了行业级样板。
一、运营商数字化转型中的API安全挑战
(提示:数字化转型加速,带来的是效率红利与安全挑战的并存。)
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业务快速普及,运营商正从传统通信服务商转型为数字生态运营者。重庆电信的数据资产分布在数百个系统中,涉及计费、客服、云网协同、政企服务等多个关键业务环节。
然而,伴随系统数量的激增,API接口成为连接内部与外部服务的核心枢纽,也成为数据安全的高风险入口。大量接口在生命周期管理、访问控制、流量监测等环节存在漏洞:
·未备案API接口增多,数据调用无记录;
·敏感数据明文传输,脱敏措施不足;
·缺少统一的接口安全监控平台,无法感知全局风险态势;
·数据流向不透明,越权访问与异常调用难以及时发现。
面对监管日趋严格的《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要求,重庆电信亟需构建一套覆盖“接口—数据—行为”三位一体的安全监测体系,实现对数据流转全过程的可视、可控与可追溯。
二、风险分析:接口管理漏洞与数据流动隐患
(提示:安全威胁往往源于不可见的接口与不可控的数据流。)
(一)接口梳理复杂,盲区频现
在运营商复杂的系统架构中,接口数量庞大且变更频繁。部分遗留接口未下线、未备案,形成“僵尸API”,极易成为攻击入口。重庆电信内部统计显示,约有18%的接口未被纳入统一管理,潜藏着重大安全隐患。
(二)攻击面扩大,威胁持续升级
API攻击事件频发,攻击手段从简单的流量轰炸转向结构化数据渗透与权限越权调用。黑客可利用接口漏洞实现敏感信息窃取或业务操控。传统日志审计手段无法实时感知数据流变化,也难以溯源攻击路径。
(三)数据安全信息孤岛
不同业务系统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数据监测与审计工具割裂,形成“安全信息孤岛”。大量日志数据未被有效利用,导致风险事件往往“事后才知”。重庆电信内部评估中指出,约有70%以上的安全日志未被结构化分析,风险预警准确率不足60%。
这些问题表明,仅依赖传统安全防护已无法满足运营商的安全治理要求,急需通过智能化、精细化的API风险监测手段实现全局掌控。
三、解决方案:精确高效的API风险监测系统架构
(提示:全知科技以智能化、无侵入的技术体系,打造运营商级API风险监测标杆。)
全知科技为重庆电信部署了“知影-API风险监测系统”,构建了从接口识别—风险分析—行为审计—联动处置的闭环防护体系。系统以“精确、高效、可落地”为核心设计目标,结合AI建模、UEBA行为分析与可视化数据流谱,实现对全网API的智能监管。
(一)全量接口精准识别
通过流量镜像与深度包检测技术,对固网DPI汇聚后的DCN核心出口及互联网出口流量进行全量纳管,自动识别出接口调用行为、协议类型及访问路径,实现接口全景感知。系统部署后,仅两周时间内便梳理出超过38,000个活跃接口,其中发现并标记高风险接口412个,显著提升了资产可见度。
(二)敏感数据高效识别与日志结构化提取
系统采用返回内容结构化提取技术,仅记录关键字段(如手机号、身份证号、客户ID等),在不影响业务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敏感数据调用的细粒度审计。相比传统日志全量存储方式,存储量减少70%,但分析精度提升至99.2%。
(三)多场景风险检测与智能基线建模
系统基于UEBA思想建立“用户、系统、接口”三层基线,通过历史行为对比与聚类算法,精准识别越权、异常访问、数据滥用等行为。可自定义风险策略与预警规则,使安全团队可在分钟级发现并响应风险。
(四)可视化数据流动图谱与溯源分析
系统具备账号解析与组织架构关联能力,自动绘制“账号—人员—系统—数据”多维关系图谱,实现从单一事件到全链路溯源。通过图谱分析,重庆电信首次实现对核心系统间数据流向的实时可视化,为审计合规与安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四、应用成效:从全面监测到实时响应的安全提升
(提示: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监测,安全体系实现质的跃升。)
系统投入运行后,重庆电信在多个维度上取得显著成果:
1.安全监测覆盖率提升至100%:实现全网API资产纳管与数据行为感知,全面覆盖业务、管理及第三方接入接口。
2. 风险检测效率提升3倍:AI模型自动发现高风险行为,风险处置时间由原先平均3小时缩短至45分钟。
3. 数据泄露事件显著下降:系统上线三个月后,敏感数据异常访问告警数同比下降85%。
4. 审计与合规能力强化:支持多维审计报表自动生成,满足《通信行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监管要求。
5. 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安全团队平均每周节省30%事件处置时间,安全运营投入成本降低约40%。
该系统的实施不仅帮助重庆电信实现从“接口可见”到“行为可控”的全面提升,也为其未来的API安全治理奠定了智能化、自动化基础。
五、推广价值:行业可复制的API风险治理模式
(提示:从单点突破到行业复制,API风险监测正在成为数据安全治理的新支撑。)
全知科技在本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运营商行业API安全治理经验。其“精确识别、高效检测、智能处置”的技术体系具备高度可复制性,适用于金融、政务、能源、医疗等多数据密集型行业。
系统的成功落地,标志着API安全治理从传统“流量防御”转向“数据智能防控”的阶段。随着数字经济纵深发展,API已成为数据流动的关键枢纽。全知科技的解决方案通过实现接口全感知、数据全追溯、行为全审计,为企业构建“看得见、管得住、控得好”的安全治理体系,为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落地的样板。
六、问答环节:常见的API安全监测问题解答
Q1:该系统如何实现对海量接口的精确识别?
通过镜像流量深度解析与特征匹配算法,实现自动化接口识别与分类,接口识别准确率高达99%以上。
Q2:系统在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如何做到高效监测?
采用无侵入部署与结构化日志提取技术,仅提取关键字段,极大降低存储与计算压力,确保业务系统性能不受影响。
Q3:能否实现对越权访问的实时预警?
系统通过UEBA基线分析与AI建模,可在1分钟内识别并告警异常访问,实现事中预防与事后溯源联动。
Q4:如何支撑监管审计和合规要求?
系统内置多维度合规审计模板,支持一键生成报告,覆盖《数据安全法》《通信行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政策要求。
Q5:该方案是否适用于其他行业?
是的,方案已在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落地,具备跨行业复制价值,可根据行业特点定制规则模型与风险策略。
七、用户评价
重庆电信在项目总结中指出,全知科技的“知影-API风险监测系统”极大提升了企业的安全可视化和风险防控能力。系统上线后,成功发现并修复了多类高危接口与数据暴露问题,实现敏感数据流向的可视化与可追溯。在高并发业务场景下,系统依然保持稳定运行,AI建模能力精准识别越权访问与异常行为,为数据安全防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与效率。重庆电信认为,该系统不仅增强了合规审计能力,也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更安全、更高效、更有底气”。全知科技表示,将继续深化与运营商行业的合作,推动API安全监测技术的智能化与标准化进程,为构建国家级数据安全防线贡献力量。
API数据接口作为业务互联的核心通道,其安全性不仅关乎数据主权,更直接影响企业的业务连续性。全知科技的API安全产品已多次获得中国信通院、工信部、IDC等权威机构的认可,并作为牵头单位主导制定国家标准《数据安全技术 数据接口安全风险监测方法》,此前也实力入选Gartner《Market Guide for API Management, China》”中国API安全领域代表供应商“(详见第一章第四节)、《中国API解决方案代表厂商名录》(Tool: Vendor Identification for API Solutions in China)(详见第一张第四节)、《2025年中国ICT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Hype Cycle for ICT in China, 2025)(详见第一章第四节)以及《Market Guide for API Management, China》(《中国API管理市场指南》,2025年6月)(详见第一章第四节)。在未来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全知科技将继续携手各行业客户,共同构建以 “轻量化部署、智能化防护、合规化治理” 为核心的新一代数据安全框架,为产业数字化和社会治理现化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https://jsj.top/f/E1p6Ml点击下载《数据安全作战地图》——由数十位行业专家联合编制的国内首部数据安全实战方法论,助您构建体系化防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