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控制主要通过管理事务的边界、隔离级别和锁机制来实现,确保数据操作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特性)。
事务控制的核心要素
- 原子性:事务中的所有操作必须全部执行或全部不执行,通过事务日志和回滚机制实现。
- 一致性:事务执行后确保数据库状态符合所有业务规则,例如转账操作需同时更新账户余额。
- 隔离性:并发事务互不干扰,通过锁机制、时间戳等技术实现,隔离级别包括未提交读、提交读、可重复读和序列化。
- 持久性:事务提交后数据永久保存,即使系统故障也能恢复。
具体控制方法
- 显式事务:通过
:ml-search-more[BEGIN TRANSACTION]{text="BEGIN TRANSACTION"}
语句或API函数手动启动,需在代码中明确标注事务边界。 - 自动提交事务:默认模式,每执行一条语句自动提交,适用于简单操作。
- 隐式事务:在连接级别管理事务,整个连接生命周期内所有操作属于同一事务。
- 分布式事务:处理跨节点操作时,需通过分布式锁或全局事务ID协调。
- 隔离级别调整:根据业务需求设置隔离级别(如SQL Server支持序列化隔离,Oracle默认提交读)。
开启事务:start transaction;begin transaction; 提交事务:commit;回滚事务:rollback
常见场景
- 银行转账:需确保账户余额一致性,避免负数或余额错误。
- 电商库存操作:需隔离并发修改,防止超卖或数据错乱。
- 分布式系统:需通过全局锁或时间戳同步不同节点的事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