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半导体是一场长跑——资金、设备、工艺、人才缺一不可。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大陆的晶圆厂,按“谁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谁最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台积电”这个维度,做一个真实又有料的盘点,给你一份既能看热闹也能看门道的名单。
中芯国际
首先,无可争议的领头羊——中芯国际(SMIC)。中芯既是中国大陆最完整的晶圆代工平台,也在攻坚更先进制程与扩产方面动作频繁。面对外部限制,它加速本土化路线和12/14/28nm产能扩张,短期内仍是国产逻辑芯片的核心承载者。
华虹
第二名,华虹(Hua Hong)——特色工艺的稳扎稳打玩家。华虹擅长成熟与特色工艺(功率、射频、车规等),在8寸/12寸混合产线布局上灵活且成本优势明显。去年对华力微等资产整合,显示出通过并购整合成熟制程产能、形成规模化竞争力的清晰路径。
长江存储&长鑫存储
第三档则是存储阵营的两位猛将:长江存储(YMTC)与长鑫存储(Changxin)。长江在3D-NAND的工艺与产能上已具备全球竞争力,并在推动“国产化设备”试产以降低外部依赖,目标是在NAND市场赢得更大份额;长鑫在DRAM线也在快速扩产、冲刺市占,二者代表了中国在“存储自主”赛道的最大希望。
其他王者
除了头部四家,还有一批有意思的追赶者与“能量囊”:地方支持下的多家8寸/12寸项目,专注功率半导体、传感器、汽车电子的中小晶圆厂,正靠客户定制和区域生态活下来;同时也有部分“僵尸厂”与烂尾项目的教训,提醒产业不要被盲目扩产和地方财政刺激误导。
那么,谁能“下一个台积电”?现实是:要复制台积电的极致工艺+全球客户信任,需要十年甚至更久。就短中期看,能否在某一细分赛道做到全球第一或第二,并把供应链国产化,才是“下一个台积电”的可行路径。按这条逻辑,中芯在逻辑代工(规模与客户)上最接近,华虹在特色与车规领域有独门绝招,而长江、长鑫则有可能在存储领域走出自己的“台积电式”领先 —— 只不过路径不同:不是全面技术碾压,而是赛道制胜 + 自主可控。
结语:中国晶圆厂的崛起不等于短期内复制台积电的全球霸主地位,但已经形成“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逻辑、特色、NAND、DRAM各自有王者候选。未来的赢家,不只是靠钱堆出来的工厂,而是能把良率、客户生态、设备和材料国产化做成闭环的企业。关注它们的,不只是技术指标,还有能否把“规模化、良率、生态”这三把尺子一起量准的人和团队。
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参考文献链接
中国晶圆厂排行榜:谁是下一个台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