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 “vibe” 不是指普通的 “氛围”,而是结合 AI 工作场景的一种直观感受,核心是AI 自主、流畅执行任务的 “状态感” 或 “体验感”。
它之所以用 “vibe” 这个偏感性的词,是为了突出和传统方式的差异,具体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
- 低人工干预的 “流畅感”:传统 Prompt Engineering 需要人反复调整指令、确认结果,而 Vibe Coding 中 AI Agent 能自动推进流程,不用人频繁介入,整个过程像 “顺着节奏自然走”,这种顺畅的体验就是 “vibe” 的核心。
- AI 自主协作的 “协调感”:当多个 AI Agent 配合执行任务(比如一个负责分析需求、一个负责写代码、一个负责检查)时,它们能自主衔接、减少冲突,这种类似 “有默契” 的协调状态,也被归为 “vibe” 的一部分。
- 脱离 “手动操控” 的 “智能感”:它强调 AI 从 “被动接收指令” 转向 “主动完成任务”,人更像 “观察者” 而非 “操作者”,这种让用户觉得 “AI 能自己搞定” 的省心体验,就是 “vibe” 想传递的感觉。
简单说,“vibe” 是把 “AI 自动化程度高、执行流程顺、人工操心少” 这种技术特点,转化成了更直观、更易感知的 “体验描述”,让抽象的技术差异变得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