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流程)
1、数据收集
项目的第一步是收集大量的用户消费数据。
2、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收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错误、缺失或重复项,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使其适合后续的工作。
3、数据探索性分析
通过可视化和统计方法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发宣布潜在的模式和异常情况。
4、用户消费行为模式分析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的消费行为进行建模和分析,找出用户在购买产品或使用服务时的常见模式和习惯,例如购买的时间、频率、金额等。
5、用户群体划分
根据用户的消费行为和特征,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群体或细分市场。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和信好,针对性地推出营销策略。
6、用户留存和流失分析
分析用户的留存和流失情况,找出导致用户流失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提高用户的留存率。
7、个性化推荐系统
基于用户的消费行为模式和偏好,开发个性化推荐系统,向用户推荐符合其兴趣的产品或服务,提高销售和用户满章度。
8、可视化与报告
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例如图表、报表和仪表盘,帮助企业管理层更直观地理解数据并做出决策。
9、数据保密与安全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保障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的数据保护政策。
一、导入数据,初步分析
描述性统计
数据预处理
二、用户整体消费趋势分析(按月份)
三、用户个体消费分析
1、用户消费金额、消费次数(产品数量)描述统计
2、绘制每个用户的产品的购买量与消费金额散点图
3、用户消费分布分析
4、用户累计消费金额占比分析(用户的贡献度)
进行用户分组,取出消费金额,进行求和,排序,重置索引
四、用户消费行为分析
1、首购时间分析
2、最后一次购买时间分析
3、用户分层分析
4、新老,活跃,回流用户分析
5、用户购买周期
6、用户生命周期
7、复购率和回购率分析
结论
1.整体趋势:按年月份来看,销量和销售额在1至3月份相对较高,随后迅速下降,可能与这段时间的大力促销或商品的季度属性有关。
2.用户个体特征:每笔订单的金额和购买量主要集中在较低区间,用户多以小金额、小批量的方式进行购买,对于这类用户群体,可以通过丰富产品线和增加促销活动来提高转化率和购买率,
、3.消费总额和购买总量:大部分用户的消费总额和购买总量集中在低端水平,呈现典型的长星分布,这与用户需求相关,可以通过喊子商品更多文化价值,增强其社交属性,进而提升用户的价值需求。
4.用户消费周期:二次及以上消费的用户平均消费周期为68天。因此,在50至60天期间,应通过针对性召回措施,如10天内的满意度回访、30天发放优惠券、55天提醒优惠券使用等,刺激用户再次消费
6.用户生命周期:二次及以上消费用户的平均生命周期为276天,用户生命周期分布在20天内及40至500天之间,对于生命蛋期在20天内的用户,应通过引!导保进其形成消费习惯,以延长其牛命固期:对于10至40天的用户也应根据其特性推出针对性的营销活动,促进持续消费,
6.复购率与回购率:新客户的复购率约为12%,老客户复购率约为20%;新客户的回购率约为15%,老客户回购率约为30%。需要通过积极的营销策略,推动新老客户的再次消妻及持续消费。
7.用户质量:用户消费呈现一定规律性,大多数用户的消费集中在200元以下,符合"218法则:消费排名前20%6的用户贡献了80%的消费额,因此,抓住高质量用户至关重要,这些高质量客户通常为“会员"类型,需通过优化随物体验,如专线服务、特殊优惠等,增强他们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