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 -阅读和提问作业1

1.关于“敏捷迭代”与“应急可靠性”的辩证融合问题
《构建之法》中讲敏捷开发时,反复强调“拥抱变化、快速迭代”的核心思想,这在很多互联网产品开发中确实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但我们应急领域的软件,性质和普通产品完全不同,就拿地震预警系统来说,其中震源定位、烈度计算这些核心算法模块,直接关系到预警信息的准确性,一旦出问题可能错过最佳避险时间,所以必须做到零差错。可实际工作中,业务需求又经常会调整,比如前两个月刚为系统新增了山洪预警的功能模块,最近又接到通知要接入城市内涝的实时监测数据,以便更全面地应对汛期灾害。
这种情况下,开发方式就很让人纠结:如果完全按传统瀑布式开发,从需求分析到测试上线流程很长,肯定跟不上灾害应对的新需求;但要是全流程都用敏捷开发,核心模块一旦进入迭代试错环节,风险又实在太高,毕竟应急软件试错的代价可能是生命安全。之前看书时注意到书中提到“软件分层设计”的思路,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把应急系统拆成“核心层”和“扩展层”来分别处理?比如核心层就像修建大桥的关键承重结构,用结构化开发方法做严格的测试验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会出问题;扩展层比如新增的监测数据接入、预警信息展示界面这些,就用Scrum的小冲刺模式快速迭代,满足新需求。
不过真要落地的话,又会遇到新的疑问:实际操作中怎么清晰划分这两层的边界呢?就拿预警信息的推送逻辑来说,它既要调用核心层的校验接口确保数据准确,又要适配不同终端——比如给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推送详细数据,给居民手机推送简洁提示,这种跨场景的功能该归到核心层还是扩展层?另外,扩展层每次迭代时,怎么保证不会影响到核心层的稳定性?这和书中讲到的“代码复用与接口设计”能不能结合起来,比如给核心层设计严格的访问接口,扩展层只能通过接口调用核心功能,避免直接修改核心代码?这些具体操作的细节,还希望能结合书中理论得到更明确的解答。
2.关于“敏感数据管控”与“团队协作效率”的平衡落地问题
我目前做的应急AI研究,经常要用到一些敏感数据,比如火灾事故后的伤亡统计数据、城市重点区域的安防布局图,这些数据都涉及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管理特别严格,别说上传到公开的Git仓库,就算是在单位内网传输,都需要走审批流程,还要记录使用用途。可《构建之法》里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到代码和数据的共享是提升协作效率的关键,比如通过版本控制工具让大家同步进度,避免重复工作。这就出现了矛盾:既要严格管控敏感数据,又要保证团队成员能高效配合。
之前查资料时看到,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会用专门的工具管理敏感数据,所以我很好奇,在《构建之法》提到的“版本控制”框架下,工业界具体是怎么操作的?比如能不能像代码分支管理一样,给数据也搞“数据分支”,用DVC(数据版本控制)这类工具记录数据的修改历史,同时给不同团队成员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比如数据科学家能查看原始数据用于调参,工程师只能获取脱敏后的接口数据用于写代码?
还有一个实际问题:团队里分工不同,数据科学家需要用原始数据训练模型、调整参数,工程师则需要基于数据接口写调用代码,怎么在不泄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让大家都能拿到“可用的数据”?这和书中提到的“测试数据与生产数据分离”原则能不能结合起来?比如给工程师提供模拟的测试数据,数据结构和真实数据一致,但内容经过脱敏处理,既不影响代码开发,又能保护原始数据。另外,如果因为数据版本搞错——比如用了旧版本的灾害数据训练模型,导致模型预测结果不准,这种情况下怎么追溯责任?这符合书中讲到的“代码审查与问责”的逻辑吗?毕竟数据版本管理不像代码那样有成熟的审查流程,这些实际操作中的难题,还需要结合书中理论进一步梳理。
3.关于“技术-应急领域”跨知识鸿沟的需求对齐方法问题
《构建之法》里说“需求分析的核心是懂用户”,可我在和应急管理局的指挥员沟通时,总是感觉“鸡同鸭讲”,很难准确get到他们的真实需求。比如之前他们提出“需要快速生成救援力量部署图”,我理解的是用AI自动分析灾害区域和救援队伍位置,生成最优部署方案的可视化图表,于是做了一个能自动绘图的原型。结果演示时,指挥员却反馈说“不实用”,后来才知道,救援现场经常会有临时情况,比如某条道路被阻断,需要手动调整兵力标注,而且部署图必须优先体现重伤员通道的位置,这是他们指挥流程里的核心原则,可我之前完全没考虑到这些细节。
这让我意识到,光靠开会访谈收集需求,很容易遗漏领域内的隐性规则。所以想问问,除了这种传统方式,有没有像书中“原型法”那样更落地的工具或方法,能帮助技术人员和应急专家对齐需求?比如之前了解到的“亲和图”,能不能把指挥员说的“处置流程”拆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再转化成技术能理解的需求点?或者有没有可能搞“模拟演练式需求收集”,比如跟着指挥员参与一次灾害应急演练,亲眼看看他们在实际场景中是怎么决策、怎么操作的,这样是不是能更精准地捕捉需求?
另外,书中提到“需求四象限”的方法,用来区分不同优先级的需求,那在应急场景里,怎么判断哪些是“必要需求”、哪些是“期望需求”呢?比如预警信息必须在10秒内送达指挥中心,这肯定是必要需求;而自动生成救援方案,可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帮上忙,但不是必须的,属于期望需求。不过实际划分时,怎么避免把期望需求当成必要需求,导致技术团队做无用功?有没有应急领域的实际案例,能结合书中的“需求四象限”理论,说明怎么高效对齐需求?
4.关于“AI模型”纳入软件工程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问题
做应急AI开发时发现,AI模型和传统软件的代码差别很大——传统软件工程管理的是固定代码,只要代码不修改,功能就不会变;但我训练的灾害预测模型是“活的”,比如用去年的洪水数据训练的模型,今年因为降雨量异常,预测精度就明显下降了,而且有时候给模型更新数据重新训练后,新版本的效果反而不如老版本,这就让模型的管理变得很复杂。
《构建之法》里讲“软件维护与迭代”,但模型的维护不是修改代码,而是重新训练、调整参数,传统的软件管理方法好像不太适用。我之前查资料看到有“MLOps”的概念,说是专门用来管理机器学习模型的工程方法,那它怎么和书中提到的“持续集成/持续部署”结合起来呢?比如模型每次重新训练后,怎么像软件一样自动进行测试、部署,确保新模型能正常运行?
还有模型的版本控制,比普通软件复杂多了,不仅要记录代码,还要记录训练数据、超参数、训练时间这些信息,不然下次想复现模型结果都很难。用MLflow这类工具的话,能不能实现书中说的“可复现、可回滚”?比如发现新版本模型效果不好时,能不能快速切回之前的版本?另外,模型性能衰减是常有的事,怎么设计监控机制,在性能降到阈值时自动触发重新训练?这和书中讲到的“监控与反馈”机制怎么衔接?总不能让应急场景的AI模型像“黑盒子”一样裸奔,肯定需要一套工程化的管控方法,想知道这些方法怎么和传统软件工程理论结合起来落地。
5.关于“生命安全导向”的伦理要求落地工程化流程问题
因为我的研究方向是应急决策AI,所以特别关注伦理风险——比如模型如果存在数据偏见,只训练过南方洪水的样本数据,对北方雪灾的判断就可能失误,要是基于错误的模型建议制定救援方案,很可能会耽误救援时机,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构建之法》里提到了程序员的职业道德,但感觉比较抽象,没有具体说怎么在开发流程中落实。
之前看到有文章说,伦理要求可以拆成可测量的指标,比如模型的公平性可以通过不同区域灾害预测的准确率来评估,这让我想到,在软件工程流程里,是不是可以把伦理要求也融入进去?比如代码审查时,除了检查逻辑bug,要不要专门加一个“偏见检查清单”,排查模型是否存在数据样本不均衡、特征选择有偏向性这类问题?测试环节除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要不要设计“极端场景伦理测试”,比如模拟多区域同时受灾的情况,看模型会不会优先判断人口密集区,确保救援资源能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
另外,书中讲“团队协作”时提到不同角色的分工,那是不是可以在团队里加入专门的伦理角色,比如伦理审查员,像代码评审一样搞“伦理评审”,在模型上线前对伦理风险做全面评估?还有,如果真的因为模型问题导致决策失误,怎么通过日志系统清晰记录模型的输入数据、参数版本、调用时间这些信息,实现书中说的“可追溯性”,明确责任归属?这些伦理要求能不能像功能需求一样,写进产品需求文档(PRD)里,让开发、测试、部署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伦理目标展开,真正把“生命安全导向”落到实处?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28157

相关文章:

  • 计算机视觉与AI在人体成分分析中的技术突破
  • 2024-网鼎杯web-PyBlockly
  • 关于微信小程序申请地理位置接口申请
  • c++学习总结
  • 2025 年大闸蟹蟹卡 / 大闸蟹礼盒 / 大闸蟹礼券 / 好蟹汇大闸蟹选择指南:生态养殖与全国服务双保障解析
  • 分享一个超级耐玩的游戏 转载 植物大战僵尸融合版最新版(v3.0.1)支持安卓版+PC电脑版
  • 【Go 语言神器】iota 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高手都爱用它?
  • 2025 年模具生产厂家最新推荐榜单:聚焦优质源头企业,助力工程采购精准选型框格梁模具/框格梁模板/混泥土模具厂家推荐
  • 2025 年最新推荐仿石漆厂家实力厂家口碑排行榜:精选优质环保外墙内墙涂料企业权威揭晓
  • oracle查询存储过程和函数中是否包含某个字符串
  • Qoder 负责人揭秘:Qoder 产品背后的思考与未来发展
  • 2025 年半导体晶片生产厂家最新推荐榜单:专利技术与规模化供货能力双维度深度解析
  • 2025 年水产养殖降氨氮亚盐厂家最新推荐排行榜 ,助力北方对虾鱼塘螃蟹池塘养殖户轻松选购优质产品
  • CS:APP学习笔记之程序的机器级表示(三) - Invinc
  • EHOME视频平台EasyCVR构建全协议、全场景融合的视频监控中枢
  • GA/T 1400视图库平台EasyCVR平台GB28181与1400级联方式全解析
  • 2025 年玻璃钢水箱生产厂家最新推荐榜单:含 30 吨 / 订做 / 消防 / 方形 / 拼装式 / 屋顶 / 大型产品,从产能与服务双维度精选优质企业
  • linux 修改本地时区
  • crontab 定时执行python脚本失败,但手动执行却成功问题处理 - hello-*
  • 2025 年不锈钢水箱厂家最新推荐榜:优质厂家实力对比与选购指南,助您选到适配设备矩形/屋顶/定做方形不锈钢水箱厂家推荐
  • 实用指南:Java 后端面试技术文档(参考)
  • 2025 年钢结构厂家最新推荐榜:优质企业全面解析,助力客户精准选择可靠合作伙伴
  • SQL server 关于“DATEDIFF() ”日期差值计算函数的用法
  • 2025 年清洗机厂家最新推荐:高压清洗机 / 超声波清洗机 / 管道清洗机等多类型设备品牌榜单,助力企业精准选购优质产品
  • AI元人文决策范式的思维逻辑演进研究
  • 2025规划馆运营厂家 TOP 榜:苏州金梓树智能科技,专注场馆全周期服务,规划馆运维优质服务商推荐!
  • 2025 高温线缆厂家 TOP 榜:奇温线缆 (上海) 有限公司,专注特种高温领域,定制化高温线缆源头厂家推荐!
  • 2025 年最新推荐 RTO 蓄热炉厂商榜单:聚焦高浓度 VOCs 处理设备,权威解读行业标杆企业优势有机废气处理/RTO 蓄热炉/RTO蓄热炉专业废气处理设备厂商推荐
  • 时变和时不变(LTI)的区别
  • 实用指南:Python Tkinter构建交互式精灵表切割桌面应用程序:将精灵表分割成单个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