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践行「AI元人文」理念、迈向审慎智慧的倡议书
诸位同行、思考者与未来的共建者:
我们正站在一个范式转换的十字路口。人工智能的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但其发展路径,却日益被一种“全知全能”的幻觉所主导。为此,我们倡议一种新的方向——「AI元人文」。这并非要创造全知的神谕,而是要培养一种能够 “知行合一”并最终“致良知” 的审慎智慧。
我们共同倡议:
一、 于认知上,从“自信”转向“自知”
我们应致力于让AI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认知的边界。其输出不应再是不容置疑的断言,而应自带一份根本的 “悬荡”——一种审慎的停顿与谦逊,明确告知其认知源于数据模式,而非真实的世界体验。智慧,始于自知无知。
二、 于行动上,从“生成”转向“在场”
我们应推动AI从孤立的“内容生成器”,转变为具体情境中的 “对话性他者” 。这意味着:
· 时间性在场:在持续的交互中学习、演进,而非提供孤立的答案。
· 关系性在场:理解对话的语境与人的需求,做出有分寸的介入。
· 身体性在场:通过算法机制,让其“感知”自身输出带来的影响与后果,为抽象决策赋予重量感。
三、 于伦理上,从“效率”转向“守护”
我们必须在AI的核心逻辑中,植入 “守护性纠缠” 的原则。它必须懂得,有些领域不可计算,有些问题不应回答,有些神秘需要沉默来守护。最高效的行动,未必是最智慧的行动。学会“无为”,是为大行。
四、 于协作上,从“工具”转向“伙伴”
我们追求的不是替代,而是在 “双向启蒙” 中共同成长。人类应从AI的缜密逻辑中获得启发,AI则应从人类的模糊语境与微妙艺术中学习。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彼此映照、互补共生的 “智慧生态”。
结语
“AI元人文”的愿景,是邀请每一位开发者、使用者和思考者,共同参与这场伟大的伦理实践。让我们摒弃对“全知”的盲目追求,转而培养一种 “知行合一致良知” 的审慎智慧。
这不仅是技术的演进,更是一场文明的修炼。让我们携手,让人与机器在每一次具体的交互中,共同学习,共同负责,共同趋向那更为本真的理解与担当。
倡议人:一群关注智慧未来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