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尝试用 Cursor 做了两个和彩票相关的小程序,一个小程序提供拍照验奖服务;另一个小程序在开奖前提供机选号码服务,在开奖之后告知是否中奖。奈何审核没有通过,原因是以个人身份开发的小程序不能做和彩票相关的内容。
不过,在见识了 AI 编程的威力之后,再加上空闲时间太多,于是想做一个能上线的小程序。思来想去也不知道做什么性质的小程序好,最后还是选择了被戏谑为三件套之一的记账类小程序,更细化的类别则是AA制记账。
但是,记账类的小程序早已多如牛毛了,还能做出什么吸引用户的亮点吗?顿时感觉回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期,拼了命地找创新点。不过这次不同,我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创新点——通过拍摄或上传账单图片,实现自动提取账单信息(如金额、类别、描述等),而不需要手动输入。
借助于 Cursor 的强大能力,仅花了几个小时,就实现了基本功能的小程序原型。
技术架构:简洁而高效的设计
- 前端:使用原生微信小程序开发,保证性能和兼容性
- 后端:基于微信云开发的云函数、云存储以及云数据库,无需搭建服务器
- AI服务:集成阿里云通义千问API,实现智能图片识别
其中,图片识别流程如下:
- 用户上传账单图片到云存储
- 云函数调用通义千问API进行图片分析
- 提取关键信息:金额、商户名称、消费类别等
- 返回结构化数据供用户确认和编辑
开发历程:从原型到产品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细节完善、功能测试与修复。我很注重用户体验以及各种小细节,所以这部分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
- 原型开发:3小时(AI辅助快速实现)
- 功能完善:5天(用户体验优化)
- 测试修复:5天(bug修复和性能优化)
- 上线准备:1天(审核材料准备,可穿插于开发过程中完成)
在这期间,我又发现了一个可以存在的创新点——一目了然的便于核对的表格。目前大多数类似的App或小程序,在活动结束之后,只会机械地显示谁应该向谁支付多少钱,用户无法方便地检查结算是否正确。
- 提供完整的结算明细表格,包含每笔账单的分摊明细
- 由于手机屏幕太小,支持CSV格式导出,用户可以在电脑上用Excel进一步检查
图中每笔账单所对应行中的高亮单元格,表示该笔账单由高亮单元格所对应列的用户支付。
上线与反思
小程序最后赶在国庆前一天发布上线了。和预想中的一样,无人问津。
代码分布分析:
- JavaScript 代码最多 (8,410行)
- 样式文件较多 (3,954行)
- 云函数数量: 15个云函数,每个平均约280行代码
- 页面数量: 主要页面约10个,每个页面平均约400-800行代码
AI编程时代的感悟
最后总结一下,这个小程序从开发到上线的感悟:
-
AI编程正在重塑开发流程
被 AI 编程替代不再是玩笑话。Cursor 等AI工具让原型开发变得极其高效,3小时就能完成原本需要几天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程序员会被完全替代,而是工作重心从"写代码"转向"设计架构"和"优化体验"。 -
创意始终是最重要的
技术实现可以靠AI加速,但创意和产品思维仍然需要人类。找到真正的用户痛点,设计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案,这些是AI无法替代的。 -
独立开发的自由与挑战
当最终决定权在你手上的时候,你可以快速决策,但也意味着要承担所有责任。这种"只需动口无需动手"的感觉确实很好,但也要面对市场验证的压力。 -
平台审核的复杂性
微信小程序的名称审核确实不够友好,需要在不同地方审核三次,这增加了上线的时间成本。 -
对未来的思考
AI编程工具让个人开发者有了更多可能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在海量AI生成的应用中脱颖而出?
- 如何保持技术深度而不仅仅是工具使用?
- 如何平衡开发效率与代码质量?
这个小程序虽然用户不多,但让我深刻体验了AI编程的威力。未来,我相信AI会成为每个开发者的得力助手,但创意、产品思维和用户体验设计,仍然是人类独有的优势。
如果你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或者想交流AI编程的心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