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岛上书店》,合上书最想说的就是:这书真好看。不是那种需要正襟危坐才能读下去的“大作”,更像是在一个闲适的下午,听朋友娓娓道来一个发生在小岛上的,关于一群普通人如何因为书与爱而彼此牵连的故事。
全书最打动我的,是A.J.决定收养玛雅的那个过程。作者的笔触太聪明了,没有给他安排什么惊天动地的心理挣扎或顿悟。他就是那么一个别扭、固执、被生活捶打到几乎麻木的中年男人,面对一个被遗弃在书店的孩子,从最开始的烦躁、无奈,到后来因为孩子的一个依赖、一个拥抱,而一点点变得柔软。我们看到的不是他内心澎湃的独白,而是一系列再真实不过的行为:认真的查谷歌、笨拙地泡奶、手忙脚乱地换尿布、开始为了她去进他曾经不屑一顾的绘本。正是这些琐碎的日常,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他坚冰一样的心正在悄然融化的全过程。这种转变不戏剧,但格外有说服力,因为它合乎每一个普通人的人性逻辑——爱,常常不是始于一句宣言,而是始于一个又一个具体而微的行动。
在我看来,这本书是一部非常高级的“生活情感小品”。它没有刻意煽情,即便是处理死亡与离别,笔调也是克制而温和的,甚至带着些许诙谐,时常让我会心一笑。书里的每个人物,无论是主角A.J.、玛雅、阿米莉娅,还是配角警长兰比亚斯、伊斯梅,都像是我们身边可能遇到的人,他们有各自的缺陷与困境,命运也并非完美,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们显得无比真实和可爱。
而全书最让我这个爱书人会心一笑的设计,无疑是每一章开头,由A.J.亲自写下的那些短篇小说书评。这些书评主观、毒舌,有时又充满深情,它们就像是A.J.的私人日记,让我们直接窥见了他那个由书籍构建的丰富内心世界。通过这个巧妙的设定,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爱书人是如何用阅读来理解生活,又如何用生活去印证阅读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种对书的热爱,如何从A.J.传递给了玛雅,再间接影响了兰比亚斯。这种精神的传承,比任何物质的继承都更显得妙不可言,也更为恒久。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读起来很舒服,合上书后又觉得心里很暖的书。它温柔地提醒着我,即使人生难免有艰难的时刻,但爱与书籍,总能将我们彼此连接,让孤岛迎来船只,让心灵找到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