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损失曲线出现先下降后上升

1. 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为什么一个epoch内损失函数会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

  训练中,损失先降后升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学习率过高,初期权重更新使损失下降,但后期过大更新导致拟合偏差;

  2)数据批次(batch)分布不均,某些批次噪声大或样本特殊,影响参数调整;

  3)正则化项作用,在训练初期不显著,但随着权重增大逐渐占据主导,使总损失上升;

  4)优化器动量效应,前期快速收敛,后期因累积梯度造成振荡。解决方法包括调整学习率策略、优化数据shuffle方式、控制正则化强度等。

2.学习率(learning rate)过小一般会产生以下几种典型问题:

  1) 收敛速度极慢
  学习率决定每次参数更新的步伐。学习率过小时,模型参数每次只做很小的调整,一次更新收敛效果有限,因此训练收敛速度非常慢,模型可能需要训练非常多的轮次(epochs)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易陷入局部极小值或鞍点
  学习率过小时,模型缺乏足够的“能量”跳出不理想的位置,更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或鞍点而无法到达全局最优。

  3) 浪费计算资源
  训练轮数和迭代次数大幅增加,导致时间和计算资源的消耗严重,效率极低。

  4) 早期效果看不出模型是否有效
  由于参数更新幅度极小,刚开始训练时难以看到 loss 明显下降,影响模型调试与早期判断。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9674

相关文章:

  • 【IEEE出版】第六届信息科学与并行、分布式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SPDS 2025)
  • *控制线设计
  • 索引器的用法
  • 《sklearn机器学习——特征提取》 - 指南
  • Windows 10 11 Boot Fix
  • ubuntu 安装 milvus
  • 面向多模态检索的向量数据库对比分析和技术选型:Elasticsearch、Milvus、Pinecone、FAISS、Chroma、PGVector、Weaviate、Qdrant
  • 单词翻转
  • 终结AI幻觉:Amazon Bedrock如何用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AI
  • 我代表编程导航,向大家道歉!
  • cf div2 1051 E(视角转换,构造+思维)
  • 从“被动监控”到“主动优化”:MyEMS 重构能源管理价值的路径
  • phoenix 导出sql执行结果到文件中
  • 论文解读-《Graph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A Survey》 - zhang
  • AI编程问题处理与传统网页搜索对比分析
  • APP 内测分发的核心逻辑与流程,虾分发让效率翻倍
  • WPF Canvas 网格线背景样式
  • C++ 最开始的地方
  • ClkLog埋点与用户行为分析系统:架构升级与性能全面提升
  • 常见开源安全工具列表
  • ARC187 做题记
  • SAP物料自动记账科目设置总结
  • SpringBoot启动流程
  • NVR设备ONVIF接入平台EasyCVR视频融合平台智慧小区视频监控一站式建设方案
  • 移远模组使用移远云平台对接指令
  • 解码C语言关键字
  • 接龙大师微信小程序管理系统:一站式社群信息收集与活动管理解决方案
  • Windows环境中安装Zookeeper
  • YOLOv7安全评估揭示11个漏洞:RCE攻击与模型差异风险
  • ​​电流探头选型技术指南:精准捕获电流信号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