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检验(IQC)
1、来料检验的定义:
来料检验是指对采购进来的原材料、部件或产品做品质确认和查核,即在供应商送原材料或部件时通过抽样的方式对品质进行检验,并最后做出判断该批产品是允收还是拒收。
来料检验是企业产品在生产前的第一个控制品质的关卡,如把不合格品放到制程中,则会导致制程或最终产品的不合格,造成巨大的损失。IQC不仅影响到公司最终产品的品质,还影响到各种直接或间接成本。
在制造业中,对产品品质有直接影响的通常为设计、来料、制程、储运四大主项,一般来说设计占25%,来料占50%,制程占20%,储运1%到5%。
综上所述,来料检验对公司产品质量占压倒性的地位,所以要把来料品质控制升到一个战略性地位来对待
2、来料检验的分类
来料检验是对外购物料进行质量验证,分为首件(批)样品检验和成批来料检验两类。
(1)首件(批)样品检验:首件(批)样品检验是指需方对供方提供的样品进行的鉴定性检验认可。供方提供的样品必须有代表性,以便作为以后来料的比较基准。它通常适用以下几种情况。① 供方首次交货。② 供方产品设计或结构有重大变化。③ 供方产品生产工艺有重大变化。
(2)成批来料检验:成批来料检验是对供方按购销合同的规定持续性后续供货的正常检验。成批来料检验应根据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实施核对性的检查。
针对物料的不同情况,有如下两种检验方法。
① 分类检验法。外购物料可按其质量特性、重要性和可能发生缺陷的严重性,分成A、B、C三类。A类是关键的,必须进行严格的全项检查;B类是重要的,应对必要的质量特性进行全检或抽检;C类是一般的,可以凭供货质量证明文件验收,或作少量项目的抽检。
② 接受抽样检验法。对于正常的大批量来料,可根据双方商定的检验水平及抽样方案实行抽样检验。
3、来料检验的方式
(1)全检方式。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免检方式。适用于大量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材料。对于后者,来料检验部门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3)抽样检验方式。适用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一般工厂均采用此种验货方式。根据其类型不同,抽样检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 规准型抽样检验。规准型抽样检验,是指在权衡供需双方利益与损失的前提下,来判断送检批是否合格。
② 调整型抽样检验。调整型抽样检验,是指按供应商以往业绩和该批检验结果采用正常检验、严格检验、减量检验的形式。
③ 连续生产型抽样检验。连续生产型抽样检验,是大量连续生产的产品、物料不断流动时采用的验货类型。
④ 选别型抽样检验。选别型抽样检验,是指对判为不合格的批次采用全数检验,并将全检后的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处换回同数良品。
4、来料检验的过程
(1)检验策划:由品质检验部门编写来料检验指导书,对每项重要检验项目的检验方式和方法作出规定,其内容一般包括检验方法、检验工具,精度、抽样方法、统计方法、记录方式,注明可能需要提供的品质保证书、自检报告和验证方法、自检项目、检验样品名称和编号等。
(2)检验准备:在接到来料通知时,准备必要的检测设备,检查“来料检验通知单”的料号、品名、规格是否与实物相符,若不符合可拒绝接收。
(3)执行检验:在执行检验时抽取规定量的样品,抽样必须注意随机和分层原理。检验完毕的抽样样品须归回原位。参考来料的规格图样或零件承认书以及标准件,正确使用检测仪器、工具进行检验。
(4)检验判定:检验判定的依据是检验结果,若主要缺点与次要缺点均未达拒收数,则此批判为合格允收批,否则判为不合格拒收批,未经承认的材料也视为拒收批。
(5)产品标识:依判定结果对允收批、拒收批、特采批进行标识,注明检验日期,贴在材料的包装上。仓储人员应将允收批、特采批置于良品区,拒收批放置于不良品区,以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