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I浪潮下的职业迷思:机遇还是泡沫?

最近刷到一堆AI新闻,从创业融资到巨头裁员,感觉整个行业像坐过山车。一边是剪映前产品负责人廖谦离职创业,半个月就拿下几百万美元投资,搞多模态Agent;另一边Meta却在清晨五点发裁员邮件,连工作十几年的AI科学家都没逃过。这反差也太真实了。

OpenAI那边更夸张,估值冲到5000亿美元,奥特曼直播画AGI大饼,说十年内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但转头就看到高通出新芯片抢英伟达市场,股价一天涨20%,这竞争激烈得跟打仗似的。

最让我触动的是CMU和斯坦福那篇研究,说AI开始“上班”了,不点鼠标只写代码,连PPT都能当函数调。这听起来酷,但细想有点慌——以后我们学写代码还有用吗?AI自己就能编程,人类是不是得转型成“调参侠”?

还有美国公司开始用中国大模型,Windsurf这种海外产品偷偷集成国产技术。以前总觉着国产技术落后,现在居然反向输出,这风向变得真快。

不过也有好消息,比如联邦学习在隐私保护上突破,华南理工和深北莫搞出防攻击方案;Soul开源了播客语音模型,能模拟多轮对话。这些技术落地后,说不定能创造新岗位。

但整体看下来,AI行业冰火两重天。巨头疯狂烧钱,创业公司瞬间融资,可裁员说来就来。作为学生,现在学技术得像炒股一样关注风向——多模态、Agent、芯片推理,哪个能火过明年都不知道。

或许关键不是追热点,而是练好基本功。AI再强也得有人设计架构、调优模型,就像GigaBrain-0用世界模型生成数据,背后还是算法和工程的硬功夫。与其焦虑被取代,不如想想怎么让AI当工具,而不是对手。

标签:AI趋势 职业规划 技术观察 多模态Agent 联邦学习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40774

相关文章:

  • 10/29
  • 静态类型、动态类型、强类型、弱类型
  • 价值主体的技术实现:基于Free Transformer潜变量Z的AI元人文架构探索
  • pyqt 自定义QTableWidget
  • 查询排序与表连接
  • 记录一下我最近一年写的脚本,不知不觉近100个了!
  • The 2025 Hunan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
  • 第二十二天
  • 2025.10.28
  • 日总结 20
  • 重组蛋白与传统蛋白的区别:从来源到特性的全面解析
  • CSP-S 2025 游记
  • NordicNRF91系列蜂窝产品在偏远地区低轨道卫星物联网连接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 Windows Server 2025镜像下载地址
  • 博客园geek主题拓展-1
  • 2025年10月临江鳝丝店推荐:乐山地区五家优质店铺榜单与对比分析
  • vs2022(2026)离线安装失败的问题解决
  • 家训
  • 线段树入门 - idle
  • 文档抽取技术在智能合同对比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势分析
  • 2025年10月临江鳝丝店推荐榜:五家口碑店铺深度对比与选择指南
  • 2025年10月临江鳝丝店推荐榜单:五家特色店铺详细对比分析
  • 2025年10月临江鳝丝店详细评测:结合实地体验与行业标准
  • 2025年10月临江鳝丝店评价榜:传统与创新菜系全面解析
  • 【题解】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105E
  • anaconda常用命令
  • 业务人员能学低代码吗
  • 低代码只能做简单表单?复杂业务场景的适配方案
  • 2025青科会启幕,网易伏羲携游戏AI前沿实践共话未来
  • Python电力负荷预测:LSTM、GRU、DeepAR、XGBoost、Stacking、ARIMA结合多源数据融合与SHAP可解释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