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明确图中核心元素的对应关系:
- Store 容器:包含两部分——
state
(公共状态,即“看板数据”)和listeners
(事件池,即“所有已订阅的叫号器集合”)。 - 图中①:“当公共状态发生改变后,会自动通知事件池中的方法执行”
这正是 Store 自带的核心机制:状态更新后,自动触发所有通过subscribe
注册到事件池(listeners
)里的回调函数。就像餐厅看板更新后,所有绑定了桌号的叫号器都会被触发(如果状态变化和它相关的话)。
你的结论完全正确:
-
图中①是“看板自带的能力”:
当 reducer 处理完 action 并返回新状态后,Store 会自动更新自己的state
,并且主动遍历事件池(listeners
)中的所有回调函数并执行。这个“自动通知”的逻辑是 Store 内部实现的,不需要我们干预。 -
订阅(
store.subscribe
)的作用是“往事件池里放回调”:
如果不调用subscribe
,事件池(listeners
)是空的,那么图中①的“自动通知”就没有对象可通知(就像顾客没拿叫号器,看板更新了也没人提醒)。
只有通过subscribe
把组件的“更新逻辑”(比如“重新渲染+用getState
拿最新数据”)放进事件池,状态变化时,组件才能收到通知。 -
图中④(
store.getState()
)是“订阅后的效果体现”:
组件收到通知后(图中①触发了订阅的回调),才会主动调用getState()
获取最新状态,进而重新渲染视图。如果没有订阅,组件不会收到通知,也就不会去执行getState()
并更新——哪怕state
已经变了,组件展示的还是旧数据。
一句话串起来:
用户点击按钮 → dispatch(action)
给 reducer → reducer 算出新状态 → Store 自动更新 state
(自带能力)→ Store 触发事件池里的所有回调(图中①,自带能力)→ 组件通过 subscribe
注册的“更新函数”被执行 → 组件调用 getState()
获取新数据(图中④)→ 视图更新。
没有订阅,就没有“更新函数”放进事件池,图中①的“自动通知”就无从谈起,组件自然不知道状态变了——这就是为什么订阅是连接“状态更新”和“视图更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