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lrodWLbUiJ12O-p_ZsL6XA
一个店长的烦恼
最近这段时间,“机器人” 相关的话题几乎刷屏了社交平台 —— 会跑步的人形机器人、紧张刺激的机器人拳击比赛,各种黑科技场景让人目不暇接。但不得不说,当前多数功能成熟的机器人,要么售价高昂,要么应用场景局限,普通人很难轻松拥有;而我们熟悉的 AI 工具,虽然早已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文档处理到信息查询,切实提升了效率,但大多停留在 “软件层面”,似乎和线下实体经营的距离还很远。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在 “高价实体机器人” 和 “纯软件 AI 工具” 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 AI 技术真正落地到线下小店的日常运营里?答案不仅是 “能”,还可能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 这个答案,来自一位服装店店长的烦恼。
这位店长朋友开了一家主打 “客户体验” 的小店,没有追求大规模扩张,只想踏实做好每一笔生意。随着口碑积累,店里的客流和业绩慢慢好起来,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客户越来越多,怎么记住每个人的喜好?怎么在老顾客很久没来时,主动拉近关系?这些 “精细化客户管理” 的事儿,成了他的心头难题。
“能不能用 AI 帮我把客户信息整理好,提醒我该跟谁联系?” 一次聊天时,他随口提出了这个需求。可转念一想,AI 的能力不该只停留在 “管理数据” 上 —— 如果能让 AI 直接变成 “店员助手”,既能招呼客人,又能帮着记客户偏好,岂不是更实用?带着这个想法,我们开始尝试研发,一款真正适配线下小店的 “AI 店员”,就这样慢慢成型了。
优秀店员的核心能力
在说 “AI 店员能做什么” 之前,不妨先想想:一个优秀的线下店员,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不是熟记所有商品参数,而是能让客户感受到 “被重视”—— 进门时的一句专属问候,推荐商品时精准踩中喜好,许久没来时能聊起过往的购买经历。这些看似 “人性化” 的细节,恰恰是很多小店想做却做不到的,却成了 “AI 店员” 最擅长的事。
AI 店员的硬件组成
更关键的是,这套 “AI 店员” 系统一点都不复杂,不需要改造店铺、不需要庞大的设备,只需要三个简单的组件:一个用于识别客户的摄像头,一个处理数据的迷你主机,再加一副给店长的耳机。接下来,我们不妨从店长的视角,看看它具体怎么工作。
AI 店员的工作流程
某天下午,店长正在店里整理货品,一位客人推开了门。门口的摄像头瞬间捕捉到画面,AI 快速匹配客户信息 —— 几秒钟后,店长的耳机里传来清晰的提示:“张女士来了,她平时喜欢裙子和休闲装,上次买的是 2025 新款盐系连衣裙和一字领针织收腰 A 字裙,距离现在已经 16天没到店了。这段时间上新的 Polo 连衣裙、水墨画连衣裙,还有针织开衫配碎花裙的套装,都符合她的喜好。”
与此同时,AI 已经用温和的声音向客人打招呼:“张女士,欢迎再次光临小店~” 等客人走到店内,店长早已心中有数,简单寒暄后顺势推荐:“您上次说喜欢宽松点的裙子,我们新到了几款碎花裙,就在那边区域,您可以看看~” 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客人既感受到了专属的贴心,店长也不用再费心记客户信息,效率大大提升。
现状与未来展望
后来店长跟我们反馈时,语气里满是惊喜:“我之前只用 AI 查过资料、问过问题,真没想到它还能帮着招待客户!而且不是冷冰冰的机械回复,能精准记得客户的喜好,这比我自己记还靠谱。”
当然,现在的 “AI 店员” 还不算完美,比如应对复杂的客户需求时,还需要店长进一步沟通;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实现了 “从 0 到 1” 的突破 —— 没有复杂的技术框架,却实实在在解决了线下小店的刚需,让 AI 从 “软件工具” 变成了 “身边的助手”。
未来随着迭代,或许它还能做到更多:比如根据天气推荐合适的穿搭,根据客户的消费频率推送专属优惠,甚至帮着整理库存信息。但眼下,能让小店店长不再为 “记客户” 头疼,能让每一位到店的客人感受到 “被重视”,这份 “小而美” 的价值,就已经足够让人期待了。
上述产品使用技术并不复杂包括人脸识别、数据库管理、AI使用数据库信息进行分析等,甚至还能够通过MCP拓展让这位AI店员进行更丰富的操作,这在以前是很难构建的,但是现在AI技术让连接了这一切将其实现,但是在当下这一切都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