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态度
你为何在意不重要的人的眼光而忽视自己的内心呢?你还记得你所追逐的是什么吗?你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还是活在自己的内心?你也怕别人的议论吗?
不妨读读王昌龄的这首七言吧。
莫道谗言似浪深,莫道迁客是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不要说别人的诬陷,像海浪一边能够把你淹没,也不要说处在低谷的我像沙砾一般渺小。虽然现在历经各种辛苦,但是呢,大浪淘沙,如果你有一颗金子般坚定而永恒的内心,总有一天你会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别人可以轻视你,但是你千万不能轻视你自己。要相信自己身体里所蕴含的无穷的能量,你的每一个细胞都在义无反顾的支持着你,你必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内心。王昌龄是懂这个道理的。
只是道理应该是这个道理,但是这里还涉及一个正向反馈的问题。如果正向反馈是外界所给予的,那是最好的了,但是如果从外界找不到正向反馈,那么你要自己给自己增加正向反馈。
唐朝以后有很多人去解读王昌龄。就是说从王昌龄的人缘来看,应该是不错的,他和诸多文人诗人都有着不错的友情,但是在官场上为什么只能处于中层而不能往上走呢。王昌龄有才华吗?自然文采飞扬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应该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的,哪怕是在送别友人的时候都要托友言志,所以他才一而再再而三的重申,我的内心清如玉壶冰。说王昌龄屡遭贬谪那么有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他没有犯错,但遭受小人陷害。另一种可能就是他,确实行为不检点,被人抓住了把柄。从王昌龄的诗品来看,我们更愿意相信是第一种情况。
其实官居江宁县城的王昌龄在职场上已经是足够的成功了,想想一个副县长的职务是多少现代人挤破头皮都够不到的。
你是想孤守自己的清高,还是想崛其波扬其泥呢?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王昌龄有屈原般的追求,同时又有庄子般坦然地处世态度。那首龙标野宴,就是他的态度: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