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启数据建模平台是源启·数据资产平台面向企业模型统一管控而打造的多功能、全场景企业级模型设计与管理平台,支持企业级业务数据模型、应用系统模型及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与管理。平台基于Web模式的画布界面,可实现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设计,具备丰富的正向和逆向建模设计能力,并支持标准化设计和规范化设计。同时,模型成果可输出为ER图浏览、数据字典和DDL脚本等多种形式,也可直接连接数据库执行DDL脚本。此外,平台还具备丰富的建模管理能力,包括需求管理、模型目录、分支管理、版本管理、发布管理、标准管理、规范管理和系统管理等。
● 适用行业:银行、保险、证券、能源、制造等
● 应用技术:ER建模、维度建模、高性能图数据可视化、智能化贯标
● 应用场景:企业级业务数据模型设计、应用系统模型设计、数据仓库模型设计、数据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模型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等
近日,源启数据建模平台上线多项新功能,包括自定义模型树、自定义命名规范、模型架构管理及应用、数据标准版本管理等,进一步提升平台在模型管理方面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使用体验,为企业数据模型设计与管理提供更稳定的基础。
01
自定义模型树
■ 功能介绍
模型树是模型设计场景中用于导航模型设计和展示模型组件的最直接方式,包含目录结构和模型结构两部分。其中:目录结构可用的组件包括模型库目录、模型所属系统、模型名称等;模型结构可用的组件包括模型架构、主题域、来源系统、Schema等。模型树的自定义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目录结构和模型结构可以按需全部启用或仅启用其中一项(若都不启用,平台将提供标准模型树);
● 目录结构支持三级定义模式(平台->租户->项目),本级未定义时自动继承上级目录结构;
● 模型结构支持定义至模型级,每个数据模型均可选用不同模型组件生成模型结构;
● 在数据建模过程中,系统将动态组装目录结构和模型结构,形成模型树,以实现精准、快速的模型设计导航。
■ 场景应用
如何快捷地导航模型设计,全面、准确地展示模型组件信息,是模型设计人员对建模工具的核心诉求。
● 模型设计人员通常需负责多项模型设计任务,而传统的建模工具难以通过统一的模型库目录、模型所属系统等方式有效引导模型设计工作;
● 为完整展示模型组件,模型工具通常会把所有组件都加载到模型树中,导致模型树内容臃肿;
● 不同模型的业务场景各不相同,难以根据其不同的业务特点动态调整模型树的组件。
模型树自定义方式正是解决此类诉求的有效途径。通过将模型树以模型为基准进行结构拆分,将模型所属模型库目录、所属系统、模型信息、模型分支等划分到目录结构中;将模型组件的模型架构、主题域、Schema、实体(表)等划分到模型结构中。目录结构以平台、租户、项目为维度进行统一定义,解决模型统一管理的问题;模型结构则以模型为维度分别定义,满足不同模型展示不同组件的需求。在模型设计时,通过将目录结构和模型结构进行组装,生成灵活且实用的模型树。
具体实现上,可在目录结构功能中定义平台/租户/项目各级的目录结构;在模型管理功能中,定义各模型的模型结构;在数据建模功能中,将目录结构和模型结构进行组装还原,形成支持模型设计的导航模型树。
目录结构定义:
模型结构定义:
数据建模(模型树展示):
02
自定义命名规范
■ 功能介绍
模型命名规范用于定义模型组件英文名称的生成格式,支持的模型组件包括实体/表、属性/字段、索引、视图等。自定义命名规范允许将模型组件的属性项与前后缀、连接符等要素进行自由组合,在模型设计过程中自动为各组件生成对应的英文名称。自定义命名规范功能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 命名规范除了支持前/后缀、连接符、大小写格式等元素以外,还增加了模型组件属性项;
● 命名规范可使用90%以上的通用模型组件属性项作为命名依据;
● 命名规范定义时,可以选用一项或多项组件属性项,并可以自由调整排列顺序;
● 支持实体/表、属性/字段、索引、视图等多种组件类型。
■ 场景应用
传统的数据模型组件命名方式主要以固定的前/后缀和分隔符等元素为主。以此规范生成的组件英文名称,既不能直观体现组件的技术信息(例如数据表的归属Schema、存储表空间及所属业务系统等),也无法反映组件的业务场景和管理方式,极大的降低了组件的可读性和可识别性。
自定义命名规范将传统命名方式(如前/后缀、分隔符、大小写规则等)与模型组件属性项(如来源系统、模型架构等)相融合,实现了模型组件命名格式的自由组合。传统命名方式确保组件英文名称的规范性,而组件属性项则精准表达组件的业务场景。
命名规范管理功能支持定义一个或多个命名规范,每个命名规范均可适用于实体/表、属性/字段、索引、视图等组件。在数据建模过程中,系统将基于预设词根库及模型所选用的命名规范,自动生成组件的英文名称。
命名规范自定义:
自动生成组件英文名称:
03
模型架构管理及应用
■ 功能介绍
模型架构管理功能主要负责模型架构体系和架构组件代码的维护,模型架构由业务领域、业务对象等组件构成。模型架构的应用体现在模型设计过程中,将实体/表按业务场景归集到不同的模型架构组件中,并以模型树的方式进行展示。
模型架构由机构统一管理,架构组件采用一次定义、各模型共用的模式。模型架构组件采用树型结构进行定义,支持多层级管理;模型架构是否启用由各模型按需决定;模型架构的具体应用,是在模型设计时将实体/表等组件添加到模型架构中。
■ 场景应用
模型架构(如数据分层、业务领域等)体系通常是由机构统一设计和维护;由于场景和管理方式等存在差异,架构组件管理需支持多级定义方式;各模型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决定是否启用模型架构。
针对模型架构的业务特点,模型架构管理提供数据分层、业务领域、业务对象、粒度等组件定义功能,并支持设置多级架构组件。在模型管理中,可设置是否启用模型架构。进行数据模型设计时,可将模型组件按模型架构进行归类。
模型架构管理功能以树型结构定义架构组件,并维护架构组件代码及其关系。模型管理功能支持各模型按需启用模型架构。对于已启用模型架构的模型,可在数据建模过程中对模型组件(实体/表、视图等)进行模型架构设计。
模型架构定义:
模型设计依托模型架构:
04
标准版本管理
■ 功能介绍
标准版本管理由标准修订、标准发布和版本查看等功能组成。标准修订是对发生变更的标准进行维护。通过标准发布功能可生成标准的新版本,并保存标准变更的历史状态。通过查看历史版本,用户可以了解标准的演变过程。发布标准版本时,可按需选择标准清单进行发布。
标准版本查看提供“版本”和“标准”双视角:从“版本”视角查看时,既能查看该版本中增量变更的标准清单,也可以查看该版本下全量可用的标准清单;从“标准”视角查看时,展示某一标准的所有发版记录及各个版本的变更内容,从而反映标准的完整生命周期。
■ 场景应用
数据标准管理若缺乏版本信息,将无法追溯标准的历史变更过程。标准版本发布若仅支持全部变更标准发布,则无法满足持续修订过程中的灵活发版需求。标准版本查看应提供多维度的查看功能,便于全面掌握标准的变更情况。
标准管理功能应满足标准的持续修订工作。标准发布功能需要支持选择部分或全部变更标准清单进行新版本发布,以适应灵活的发版需求。版本查看功能应支持查看各版本的变更标准和全部可用标准。标准版本查看功能还需支持查看单一标准的版本清单及每个版本的变更信息。
标准(数据项、域)管理,既提供标准的增、删、改、启用/停用等维护操作,又提供版本发布、历史版本管理和标准版本查看等功能。
版本发布:
历史版本查看:
标准版本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