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jkeIywNb1alCajgZveSSw
9 月 24 日的杭州云栖小镇,人山人海 ——2025 云栖大会。
作为每年必蹲的科技盛会,今年大会的主题 “云智一体・碳硅共生” 可不是空口号。走在 4 万平方米的展区里,500 多家企业、3500 多件展品把 AI 从 “新闻里的概念” 直接拽到了眼前:从支撑 AI 的基础设施,到能对话、能干活的大模型,再到会动、会互动的具身智能,几乎能看到 AI 从技术到落地的全链条。
不过今天最让我记笔记到手酸的,是阿里 CEO 吴泳铭的演讲 —— 他第一次把阿里的 “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讲得明明白白,甚至放了个 “狠话”:阿里不想再追着趋势跑,要自己定义下一个计算时代。
其中两个判断,感觉像提前看到了未来的 “科技剧本”:
第一个颠覆认知:大模型,居然是下一代操作系统?
以前我总觉得 “操作系统” 就是电脑里的 Windows、手机里的 iOS,服务器的OS。而吴泳铭解释 —— 未来的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
所有工具的接口、我们的需求、行业里的应用,都靠大模型来调度;不用再写复杂代码,自然语言就是 “AI 时代的编程语言” ,比如你跟 AI 说 “帮我做一个季度销售报表”,它就能直接生成;甚至连 “Agent(智能体)” 都成了 “新软件”,“Context(上下文)” 成了 “新内存”。
最直观的变化是什么?以前只有几千万工程师能开发软件,未来咱们普通人用嘴说、用文字聊,就能让 AI 造出自用的应用;而且大模型会跑在手机、电脑、机器人所有设备上,还能记住你的习惯,解决隐私、实时响应这些痛点 —— 想想都觉得方便!
第二个关键预测:超级 AI 云,是下一代计算机?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我们每个人可能会有几十、上百个 “AI 助手”(就是刚才说的 Agent)?比如帮你处理工作的、帮你规划行程的、帮你照顾家里的,24 小时不停干活。
但这么多 Agent 同时跑,需要的算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吴泳铭说,现在的计算还靠 CPU,未来会彻底转向 “GPU 为核心”,而只有整合了数百万 GPU/CPU、高效网络和存储的 “超级 AI 云”,才能扛住这么大的需求。
更狠的是他的断言:“未来全球可能只存在 5-6 个超级云计算平台,只有掌握全栈技术和超大规模基础设施的玩家才能活下来。”
这话在现场听特别有画面感 —— 我转头看了眼周围的展位,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这几家的展台前永远挤满人,原来这四家已经占了全球 80% 的云平台市场份额。现在才反应过来,未来它们可能真的会像电网一样,成了我们离不开的 AI 基础设施,少了谁都不行。
以前觉得 “定义计算时代” 是很遥远的事,今天在云栖大会现场,居然真的摸到了一点未来的影子。
如果下次还有机会,真心建议大家来现场看看:比起隔着屏幕看报道,亲手体验下 AI 展品、听一场能 “打通任督二脉” 的演讲,才知道科技到底在怎么改变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