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通信协议入门

转载:LIN通信协议入门-CSDN博客

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协议是汽车电子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低成本、低速、单线串行通信总线。它主要用于连接不需要CAN总线高性能和高成本的传感器、执行器、开关等设备(如车窗、雨刮、座椅、空调控制、车灯等),作为CAN网络的补充。

以下是LIN协议入门的核心知识点:

一、LIN的核心特点

1. 低成本

  • 单线传输(对比CAN的双线差分)。
  • 对微控制器要求低(8位MCU即可)。
  • 收发器芯片价格低廉。
  • 软件协议栈相对简单。

2. 低速

  • 最高波特率通常为 20 kbps(常用 19.2 kbps)

3. 单主多从结构

  • 主节点 (Master): 只有一个。负责控制整个总线的通信,发起所有通信(发送帧头 Header),管理调度表,处理错误,执行睡眠/唤醒。
  • 从节点 (Slave): 可以有多个(最多16个)。只在收到与自己相关的帧头后才响应(发送响应 Response)。

4. 时钟同步

  • 从节点不需要高精度的本地时钟。主节点在帧头中发送一个特定的同步字节 (0x55),从节点据此校准自己的波特率。

5. 确定性

  • 通信由主节点严格按照调度表发起,保证了通信的时序确定性。

6. 应用场景

  • 车身控制、舒适系统、智能传感器等对实时性和带宽要求不高的场合。

二、LIN帧结构

一个完整的LIN帧由主节点发送的Header从节点(或主节点自身)发送的Response组成。

1. 帧头 (Header) - 由主节点发送

  • 同步间隔场 (Break Field)

  1. 标志帧的开始。
  2. 至少持续 13位 的显性电平(逻辑0)。
  3. 长度远大于普通数据位,确保能被所有从节点可靠识别为“帧开始”。
  • 同步场 (Sync Field)

  1. 一个固定值:0x55(二进制 01010101)。

  2. 目的:让所有从节点校准自己的波特率。从节点通过测量这个字节中0->1或1->0的跳变时间来计算实际波特率并调整自身UART。
  • 标识符场 (Protected Identifier Field)

  1. 6位:帧ID (0-63)。定义了帧的类型和含义(携带什么数据,哪个从节点响应)。
  2. 2位:奇偶校验位 (P0, P1)。由6位ID计算得出(P0 = ID0 XOR ID1 XOR ID2 XOR ID4, P1 = NOT (ID1 XOR ID3 XOR ID4 XOR ID5)),用于保护ID传输的正确性。
  3. ID决定了:
  • 响应由哪个(或哪些)从节点发送。
  • 响应的数据场包含多少字节(0, 2, 4, 8字节)。
  • 使用哪种校验和(经典校验和 或 增强校验和)。
  • 帧的类型(信号携带帧、诊断帧、保留帧等)。

2. 响应 (Response) - 由从节点(或主节点自身)发送

  • 数据场 (Data Field)

  1.  包含实际传输的数据(应用信号或诊断信息)。
  2.  长度由帧ID决定(0, 2, 4, 8字节)。
  • 校验和场 (Checksum Field)

  1. 1个字节,用于验证数据(和部分ID)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错。
  2. 两种类型:
  • 经典校验和 (Classic Checksum): 仅对数据场所有字节求和(忽略进位),取反码。用于ID范围 0-59(通常)。
  • 增强校验和 (Enhanced Checksum): 对标识符场(低6位ID) 和数据场所有字节求和(忽略进位),取反码。提供更强的保护,用于ID范围 60-61(诊断帧)和 62-63(保留帧),也常用于所有新设计(更安全)。

三、LIN通信过程(典型)

1. 主节点启动

主节点根据预设的调度表 (Schedule Table) 决定在何时发送哪个帧的Header。

2. 发送Header

主节点发送Header(Break + Sync + PID)。

3. 从节点响应

  • 所有从节点都接收到Header。
  • 每个从节点检查PID中的ID。
  • 只有预先配置为负责响应此ID的那个(或那些)从节点,才会在Header结束后的一段特定时间内(在响应间隔 Response Space 内)开始发送Response。
  • 该从节点发送Data Field + Checksum Field。

4. 主节点/其他节点接收

  • 主节点(以及总线上其他需要此数据的从节点)接收完整的帧(Header + Response)。
  • 接收方验证校验和是否正确。

5. 错误处理

如果主节点在预期时间内未收到响应(超时),或校验和错误等,主节点会记录错误并可能采取相应措施(如重试、报告给上层应用)。

 

四、调度表 (Schedule Table)

 

  • 是LIN通信的核心控制机制,由主节点维护。
  • 定义了帧的发送顺序和每个帧的发送时间间隔(或相对延时)。
  • 确保周期性信号(如温度读数)和非周期性事件(如开关按下)都能得到及时处理。
  • 调度表通常在系统设计阶段定义,并配置在主节点中。

五、睡眠与唤醒

1. 睡眠模式 (Sleep Mode)

当总线空闲时(无通信),主节点可以发送一个特殊的睡眠命令帧(ID通常是 0x3C,数据场第一个字节为 0x00)命令所有节点进入低功耗睡眠模式。节点会关闭收发器或进入低功耗状态。

2. 唤醒 (Wake-up)

  • 总线唤醒: 任何节点(主或从)都可以通过在总线上产生一个显性脉冲(持续≥150μs,通常250μs)来唤醒总线。
  • 本地唤醒: 从节点可以通过自身的输入信号(如检测到开关按下)请求本地MCU唤醒,然后该MCU可以触发总线唤醒。
  • 主节点检测到唤醒信号后,会唤醒自身并开始发送Header(通常是广播唤醒帧或恢复调度表),唤醒其他从节点。

六、入门关键点总结

  1. 记住“单主多从”:主节点发起(发Header),从节点响应(发Response)
  2. 理解帧结构:Break(开始) -> Sync(同步波特率) -> PID(ID+校验) -> Data(数据) -> Checksum(校验和)。
  3. 调度表驱动:通信按计划进行。
  4. 低成本是核心:应用在对成本敏感、速度要求不高的地方。
  5. 诊断和睡眠唤醒是重要功能。
  6. 动手实践:用开发板+分析仪/示波器观察实际通信过程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1595

相关文章:

  • 答题赚现金程序介绍
  • 番茄社交营销商城系统介绍
  • framework中按压power键屏幕熄灭及亮起时流程
  • 标书智能体(二)——生成标书提纲代码+提示词
  • 易客云会员系统相关介绍
  • 线段树模版
  • 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 Linux开机启动设置全攻略
  • 实用指南:Grafana - 监控磁盘使用率Variables使用
  • iphone可以用windows系统吗
  • iphone怎么变windows系统
  • P4694 [PA 2013] Raper
  • 共享内存使用举例
  • 【QML】解决 Qt C++ 正则表达式中文匹配问题
  • 产品包装盒这样制作,再也不用到处求人啦!超简单的上手方法分享!
  • FunctionAI 图像生成:简化从灵感到 API 调用的每一步
  • ​​电力系统的“慧眼”:深入解析电流互感器的核心用途​​
  • C# 内存泄漏
  • 2025.9记录
  • AQS
  • TVBox中的Python接口解读
  • 一、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 DevOps时代的知识管理革命:如何构建智能化的研发决策中枢
  • P1099 [NOIP 2007 提高组] 树网的核
  • [GenAI] 外接DeepSeek
  • 一个简单美观的文件时间修改器
  • 暗黑类游戏属性系统程序设计思路3.0
  • 完整教程:毕设课题:基于Node.js+Express框架+Mysql数据库的助农农产品销售商城设计与实现
  • 经典的混合加密传输协议—PGP
  • 2025年互联网行业专业工艺认证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