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代码大全2》观后感-从“码农”到“工匠”的第一课

在翻开《代码大全2》之前,我对编程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老师布置一个作业,我打开IDE,开始敲击键盘,直到程序能跑通、能输出正确结果,任务就完成了。我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码农”,一个熟练的“打字员”。
但这本书,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孩子,你手里的不是砖头,是承重墙的蓝图。”
“代码大全”这个名字起初让我觉得它是一本像字典一样的API手册。但读下去才发现,它通篇讲的不是“What”(用什么函数),而是“How”(如何构建)和“Why”(为什么这么构建)。它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关于变量命名我以前觉得a, b, c或者temp用起来很方便。但书中告诉我,一个好的变量名(如customerCount而非cc)是给未来自己和其他阅读者的“情书”,它能自我注释,极大降低理解成本。关于函数设计:我曾写过一个几十行、功能混杂的函数并沾沾自喜。书中“一个函数只做一件事”的原则像一记重锤,让我明白了“高内聚、低耦合”不是空话,而是让代码易于测试、调试和复用的基石。防御式编程:我以前只在必要时才做错误检查。书中将“断言”和错误处理提升到了工程纪律的高度,让我明白,可靠的软件不是偶然成功的,而是通过预见并处理各种“意外”而构建出来的。
作为大二学生,我们学的C++、Java语法是“术”,而《代码大全2》教的是“道”。它让我意识到,编程的真正挑战不在于语言的语法,而在于如何用这些语法,像工匠一样,精心设计、测量、打磨,最终建造出坚固、耐用且易于维护的软件“大厦”。这本书,是我从“码农”走向“软件工匠”的启蒙第一课。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40778

相关文章:

  • 从零开始编写一个办公软件(二、自适应窗口)
  • 10月29日日记
  • AI浪潮下的职业迷思:机遇还是泡沫?
  • 10/29
  • 静态类型、动态类型、强类型、弱类型
  • 价值主体的技术实现:基于Free Transformer潜变量Z的AI元人文架构探索
  • pyqt 自定义QTableWidget
  • 查询排序与表连接
  • 记录一下我最近一年写的脚本,不知不觉近100个了!
  • The 2025 Hunan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
  • 第二十二天
  • 2025.10.28
  • 日总结 20
  • 重组蛋白与传统蛋白的区别:从来源到特性的全面解析
  • CSP-S 2025 游记
  • NordicNRF91系列蜂窝产品在偏远地区低轨道卫星物联网连接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 Windows Server 2025镜像下载地址
  • 博客园geek主题拓展-1
  • 2025年10月临江鳝丝店推荐:乐山地区五家优质店铺榜单与对比分析
  • vs2022(2026)离线安装失败的问题解决
  • 家训
  • 线段树入门 - idle
  • 文档抽取技术在智能合同对比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势分析
  • 2025年10月临江鳝丝店推荐榜:五家口碑店铺深度对比与选择指南
  • 2025年10月临江鳝丝店推荐榜单:五家特色店铺详细对比分析
  • 2025年10月临江鳝丝店详细评测:结合实地体验与行业标准
  • 2025年10月临江鳝丝店评价榜:传统与创新菜系全面解析
  • 【题解】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105E
  • anaconda常用命令
  • 业务人员能学低代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