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Gin笔记二之gin.Engine和路由设置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Hunter后端

原文链接:Gin笔记二之gin.Engine和路由设置

这一篇笔记主要介绍 gin.Engine,设置路由等操作,以下是本篇笔记目录:

  1. gin.Default() 和 gin.New()
  2. HTTP 方法
  3. 路由分组与中间件

1、gin.Default() 和 gin.New()

前面第一篇笔记介绍,创建一个 gin 的路由引擎使用的函数是 gin.Default(),返回的类型是 *gin.Engine,我们可以使用其创建路由和路由组。

除了这个函数外,还有一个 gin.New(),其返回的也是 *gin.Engine,但是不一样的是 gin.Default() 会对 gin.Engine 添加默认的 Logger()Recovery() 中间件。

这两个函数大致内容如下:

func New(opts ...OptionFunc) *Engine {...
}func Default(opts ...OptionFunc) *Engine {...engine := New()engine.Use(Logger(), Recovery())...
}

我们使用第一篇笔记中使用 debug 模式运行系统后输出的信息可以再看一下:

[GIN-debug] [WARNING] Creating an Engine instance with the Logger and Recovery middleware already attached.[GIN-debug] [WARNING] Running in "debug" mode. Switch to "release" mode in production.- using env:   export GIN_MODE=release- using code:  gin.SetMode(gin.ReleaseMode)[GIN-debug] GET    /test                     --> main.main.func1 (3 handlers)
[GIN-debug] [WARNING] You trusted all proxies, this is NOT safe. We recommend you to set a value.
Please check https://pkg.go.dev/github.com/gin-gonic/gin#readme-don-t-trust-all-proxies for details.
[GIN-debug] Listening and serving HTTP on :9898

我们使用的是 gin.Default() 运行的系统,所以在第一行告诉我们创建了一个带有 Logger and Recovery 中间件的 Engine

同时第三行输出路由信息的地方,标明了这个路由指向的处理函数,后面的括号里是 3 handlers,这个意思是除了我们处理路由的 handler,还有两个默认的中间件 handler,也就是这里的 Logger()Recovery() 中间件。

下面介绍一下 Logger()Recovery() 这两个 handler 的作用。

1. Logger()

默认的 Logger() 会输出接口调用的信息,比如第一篇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test 接口,当我们调用这个接口的时候,控制台会输出下面这条信息:

[GIN] 2025/08/19 - 23:15:26 | 200 |      36.666µs |       127.0.0.1 | GET      "/test"

可以看到日志中会包含请求时间、返回的 HTTP 状态码、请求耗时、调用方 ip、请求方式和接口名称等。

这条日志信息的输出就是 Logger() 这个中间件起的作用。

在其内部,会调用一个 LoggerWithConfig() 函数,获取到请求的 ip、记录调用时间、调用方式等信息,然后进行输出,下面是部分源码信息:

param.TimeStamp = time.Now()
param.Latency = param.TimeStamp.Sub(start)param.ClientIP = c.ClientIP()
param.Method = c.Request.Method
param.StatusCode = c.Writer.Status()
param.ErrorMessage = c.Errors.ByType(ErrorTypePrivate).String()

2. Recovery()

Recovery() 中间件则可以为我们捕获程序中未处理的 panic,记录错误信息并返回 500 状态码信息,比如我们在第一篇笔记中使用的 TestHandler 函数,我们在其中加一个除数为 0 的错误:

func TestHandler(c *gin.Context) {response := TestResponse{Code:    0,Message: "success",}a := 0fmt.Println(1 / a)c.JSON(http.StatusOK, response)
}

在接口调用的时候,如果我们使用的是 gin.Default(),那么客户端不会报错,而是会收到一个 HTTP 状态码为 500 的报错信息,而如果使用的是 gin.New(),客户端则会直接发生错误。

总的来说,Logger()Recovery() 这两个的中间件是 gin 框架为我们默认添加的对于开发者来说较为友好的两个操作,在后面介绍中间件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手动实现这两个功能。

2、HTTP 方法

gin.Engine 支持配置 HTTP 多个方法,比如 GET、POST、PUT、DELETE 等。

以第一篇笔记中的代码为例,其设置方法如下:

r.GET("/test", TestHandler)
r.POST("/test", TestHandler)
r.PUT("/test", TestHandler)
r.DELETE("/test", TestHandler)

3、路由分组与中间件

除了设置单个路由,我们还可以对路由进行分组设置,比如需要控制版本,或者模块设置需要统一的前缀,又或者是需要统一设置中间件功能的时候。

其整体代码示例如下:

package mainimport ("fmt""net/http""github.com/gin-gonic/gin"
)type TestResponse struct {Code    int    `json:"code"`Message string `json:"message"`
}func TestHandler(c *gin.Context) {response := TestResponse{Code:    0,Message: "success",}c.JSON(http.StatusOK, response)
}func main() {r := gin.Default()v1 := r.Group("/v1"){v1.GET("/test", TestHandler)}err := r.Run(":9898")if err != nil {fmt.Println("gin run in 9898 error:", err)}
}

这里,我们设置了一个路由名称以 v1 为前缀的路由组,其下每个路由的访问都需要带有 /v1,这样就实现了统一设置路由前缀的功能。

而如果我们需要向其中添加中间件的时候,也可以不用挨个路由进行设置,而是在 v1 路由组的设置中就可以实现,比如:

v1 := r.Group("/v1", Middleware1, Middleware2)

这样,其下每个路由的 handler 函数在调用前就都会先调用 Middleware1Middleware2 这两个中间件。

以上就是本篇笔记关于 gin.Engine 的全部内容,其实中间件的相关操作也应该属于 gin.Engine 的内容,但是那部分需要介绍的知识点和想要用于介绍的代码示例略多,所以就单独开一篇笔记在后面再介绍。

http://www.hskmm.com/?act=detail&tid=40792

相关文章:

  • 网络连接的核心——TCP/IP体系结构
  • 使用 Swift 进行验证码识别:集成 Tesseract OCR
  • 使用 Rust 进行验证码识别:结合 Tesseract OCR 进行文本解析
  • 使用 Java 解析验证码:结合 Tesseract OCR 进行文本识别
  • 代码大全2阅读笔记(2)
  • 软件技术基本第二次作业
  • Day7CSS的引入方式与选择器
  • ZR-J 2025-10-29 比赛总结
  • newDay17
  • 做题日志3
  • 《代码大全2》观后感-理论与现实的桥梁
  • AI元人文架构:从价值计算到智能主体的演进路径
  • 《代码大全2》观后感-从“码农”到“工匠”的第一课
  • 从零开始编写一个办公软件(二、自适应窗口)
  • 10月29日日记
  • AI浪潮下的职业迷思:机遇还是泡沫?
  • 10/29
  • 静态类型、动态类型、强类型、弱类型
  • 价值主体的技术实现:基于Free Transformer潜变量Z的AI元人文架构探索
  • pyqt 自定义QTableWidget
  • 查询排序与表连接
  • 记录一下我最近一年写的脚本,不知不觉近100个了!
  • The 2025 Hunan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
  • 第二十二天
  • 2025.10.28
  • 日总结 20
  • 重组蛋白与传统蛋白的区别:从来源到特性的全面解析
  • CSP-S 2025 游记
  • NordicNRF91系列蜂窝产品在偏远地区低轨道卫星物联网连接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 Windows Server 2025镜像下载地址